書本閱讀比電子書閱讀好在哪裡?

鵬友程


一、書本閱讀比電子書更有儀式感。

翻開一本書,書頁熟悉的觸感,讓自己不由自主就進入了靜心讀書的狀態。相比之下,電子產品,讓人更容易聯想到通訊、網絡和遊戲,內心總要主動調節片刻,甚至自我鬥爭一番,方可排除干擾,繼續閱讀。

二、書本閱讀比電子書閱讀更能沉澱思想。

如果我們讀非虛構類書,就更能體會到這一點了。相比於電子書一劃若干頁的速度,書本一頁頁翻著,雖然看起來效率不高,但給了讀者理解和思考的時間。通過勾畫、標註,看著翻過的書頁慢慢泛黃,這種歲月感,不是電子書閱讀能帶給我們的。

三、書本閱讀從來都不用擔心電量不足。


至曉


“書本閱讀比電子書閱讀好在哪裡”?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不足,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電子書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從產生至今也不過二十多年的時間,現在對其評論好與歹為時尚早。在電子書還沒有出現之前,還有一種相對於紙質書的過渡產品不知還有人記得與否?那就是把縮微膠片作為載體,將書上內容拷貝到縮微膠片上的書籍。人們要想閱讀縮微膠片上的內容,必須藉助專門的設備,也就是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學儀器。

東漢年間,中國人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從此結束了在竹籤、在絲帛、在牛羊皮上撰寫文字資料的歷史。開創了人類社會在紙張上面書寫文字歷史的新紀元。從東漢末年至今,也不過兩千多年的時間,尤其是近代造紙、印刷技術的進步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長足發展,一種由新的介質出版物應運而生,即:電子書。人們在讀由紙質印刷而成的書本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電子信息終端來看新聞、小說和各種文體節目。

紙質印劇書籍,人們在閱讀的同時還可以在上面加批註、寫看法。還可以夾書籤作記號,便於查找似是而非的文章資料。

而電子書是一個新生事物,有待於繼續完善軟件功能,也就是便於人們的閱讀習慣,加批註,談看法,只有到了那一天,才有可能取代紙質書籍。(2020/08/30)


吉祥如意


我個人是比較偏愛書本閱讀的,要說比電子書閱讀的好處,我感覺有如下3點:

1.便於收藏

有些經典書,工具書,或者自己喜歡的書,需要不止閱讀一次,放在書架上,隨手取閱很方便。

2.便於做讀書筆記

我看書的時候,習慣帶著一支筆,遇到喜歡的段落或者句子會在下面劃線,然後再整理出讀書筆記。

3.滿足閱讀的心裡體驗

翻看紙質書本,有一種儀式感。更容易深入閱讀,不容易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