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流氓到皇帝的人,他付出了什么?

刘邦人称汉高祖,不容置疑的是,他是一个成功者,他打败了竞争者项羽。并且很多人都知道刘邦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让我们来细究一下刘邦。

首先看一下他的出身,只是一介平民,在现在的很多历史讲解中,都会说刘邦这个亭长是他花钱买来的,并且在村子中的作为来看就是一个无赖,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这就得从另一个历史人物讲起了,这个人是樊哙,据说当时的刘邦经常是在樊哙的狗肉馆中蹭肉吃,樊哙几次想躲都躲不开,无奈只能让刘邦白吃白喝。这体现出来刘邦在当时可以说就是一个无赖头头。

早年的刘邦不喜劳作,确有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嫌,但他以 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那是因为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素有大志,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有领导才能。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 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可以说他是汉始皇,创造汉民族的人。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之后“ 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 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

然而他的多疑也是为世人诟病的,在伐楚的时候,不断的询问手下士兵,萧丞相在后方怎样,因为他知道萧何的能力比自己强,怕他在后方搞独立。在西汉政权稳定之后,他的多疑又体现了出来,不断的讨伐异姓王,其中就有为西汉打下大片江山的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并且其他异姓王也受到了打压,因为他深知一句话就是“功高盖主”,这些名将虽然是刘邦的手下,但是因为这些人的功劳远远大于刘邦,所以,刘邦想要斩草除根,这三大名将不仅仅身死,他们的后人也受到了迫害。

刘邦可以说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却是一个很善于随机应变,有两件事可以看出,一件事是韩信伐齐成功之后,向刘邦讨要假齐王的名号,刘邦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生气,就当场质问手下,在张良的提醒之下,刘邦改口说;“做什么假齐王,要做就做真齐王。”于是册封韩信为齐王。另一件事就是在阵前,与项羽叫嚣,被项羽射中胸口,他将箭拔下来,忍着痛,说项羽箭射的不准,射中了自己的脚跟。

刘邦用人也是一流,因为刘邦和项羽不同,项羽虽然勇武,但是太注重个人的武力,刘邦知道自己能力上不如项羽,于是就任用了当时的知名谋士张良,巩固后方的萧何,能征善战的韩信,也就是后来的西汉三杰。项羽就不一样了,只有一个谋士亚父范增,他还经常怀疑,最后范增身死之后,他的身边便没有一个谋臣了。

在韩信的问题上两人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韩信在当时虽然善于用兵,但是没有战绩,首先他投靠项羽,但是项羽认为这个人没什么军功,坚决不用,于是韩信就离开了项羽。韩信投靠刘邦之后呢?一开始,刘邦也认为韩信没有战绩,不想用,韩信知道自己得不到重用,就离开了,结果被萧何连夜追回,后来在张良和萧何的劝说之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使韩信为汉王朝效力。

这样的刘邦,从流氓成为皇帝,无非就是靠“能斗智时决不斗力”、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善于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