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比馒头来得苍凉

我是一个烟民,知道香烟对人身体的危害,虽然下了几次决心要戒,但总没有戒掉。

我妻子很多时候都会在我身边念叨,说我吸烟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将来孩子长大了,学着我的样子抽烟,那不是害了他是什么呢?

妻子时常会买些瓜子、坚果放在茶几上,让我没事的时候磕点瓜子。

当我把瓜子放进嘴里的时候,它们比香烟更甜、更香,但我就是不明白自己怎么还是喜欢香烟的那种感觉。

有种科学的解释,说是人容易对香烟中的尼古丁上瘾。但我对这种冷冰冰的化学名词总是不感冒,总觉得香烟的背后不光只是尼古丁这种正儿八经的科学解释,在它的背后应该还有更多复杂的含义。

但没有人告诉我,我也无从知晓!

善良的镜头可以带让人感动

假如有一天,你看到了这样的镜头,你肯定会立马感动。


农民工兄弟在大雪中吃饼的画面


假如有一天,你看到了这样的镜头,你也会眼圈泛红。


张文忠老人为减轻儿女负担而扮演卡通人物


这些都是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图片,很多文章和观点都靠这些图片来渲染氛围,宣泄情感。

这些图片确实也能带流量,因为没有多少人在面对这样的镜头的时候,不会为之动容。

人类生来的本性里就有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在面对弱者的时候,他们身体内会不由自主的分泌出同情的多酚胺。让自己麻醉,而情感上的理智也随之塌陷。

同情是人类的美德,我们眼中的眼泪也是人性的善良。同情以及同病相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生活中一不可缺少的一种滋味,但光是品尝酸甜咸淡又能有多大的用处?光是把自己的眼泪流出而无力改变现状,眼泪对我们又有多大的价值?

美女的图片也可以让人热血沸腾

如果你看到这些镜头,你可能会热血膨胀,你可能也会产生冲动。都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既然是动物,怎么会不对美女无动于衷?怎么会对美色视而不见?




这在科学上的解释,是人会在身体里分泌出一种叫荷尔蒙的东西,他也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理智。让人在美色面前失去行为能力,变成原始的东西。

可能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对美色疯狂追求的阶段。人不风流枉少年,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没有人可以对此说三道四,把他说成肮脏不堪的东西。

可能会有人说自己对美色没有任何反应,从来也不会被美色俘虏。面对这样的言论,我们多半会说这个人道貌岸然,或则是心里有病。

坐怀而不乱的柳下惠只是一个传说,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办到?

但人只要经历过人世间的事情,看惯了生离死别、分分合合,情感反而累得苍白;看多了红颜多姿、桃红柳绿,反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不是人变得矫情,只是单纯善良的画面、婀娜多姿的女郎,不管你怎么面对、不管你怎么看,都是那样一层不变的摆在哪里。不需要你去思考、甚至不需要你去考虑他们深层次的含义。你始终被动的去接受这种信息,又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思考他们为什么那样善良、美丽?

香烟的故事是思考

单纯的善良体会、美丽的事物鉴赏,是人的本性,或者他们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含义,你想思考,也不会得到太多的答案。

但人怎么能不去思考呢?人不思考,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我不太能体会有钱人的思考、也没有见过身居高位人的思考是什么样的状态。但我却被以下两幅图片感动过,他们都是平凡人的形象,过着和我一样普普通通甚至坎坷的生活。但在这些画面里,他们并没有留下眼泪。




他们只是坐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身边周围不断的有人和车流经过。当烟圈从他们嘴里吐出来的时候,总会被一阵风给带走。

从他们的长相、穿着不难看出,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那拨人。和在镜头前吃馒头的人一样,没有钱、没有车、没有房。

他们可能也不懂的财务管理,不懂牛市、熊市,更不懂大盘、小盘的走向。更不了解,经济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到底会影响到何种程度。

但当香烟被火焰点燃的一刹那,他们的眼中也开始发着光和热。或许这微弱的光和热也在询问这个世界,什么地方可以给他一个避风避雨的港口。

他们不同于吃馒头的人,他们穿着洗得泛白的牛仔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偏偏要把衣领竖起来。就是这竖起来的一个动作,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他并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他们不想就这样普普通通的过一辈子,更不甘心若干年后被埋进黄土的时候,还是一个无名之辈。

香烟已经点燃,不管他吸还是不吸,那烟雾始终笼罩着他们刻意雕琢的发型。那红啊黄啊的颜色是他们花了几十块钱在街边理发店买的劣质染发素倒弄出来的结果。但这倒弄出来的不光是发型,还有他们对于未来的构造和理想。

他们想要与众不同,他们想要过有钱人的生活。当然他们明白,现在这个环境,对于他们梦想的难度。梦想一次次碰壁,现实一次次打在他们脸上。他们也想过知难而退,但回过头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他们不得已,猛吸了一口香烟。因为闻着这种味道,他们才会头脑清醒。他们才感觉自己还有继续下去的力气。他们也才感觉自己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也曾经听见一对父子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爸爸抓住偷吸香烟的儿子,很生气。严厉的呵斥他,“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都因为吸烟得了癌症。你以后不要再碰这种东西。”

面对父亲的权威,儿子一个劲的点头,并表示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碰香烟。

父亲甚感欣慰,“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但儿子还是困惑的看着爸爸问了一句,“爸爸,你说香烟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人抽香烟呢?”

爸爸想了想,良久无语。

刚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爸爸口才不好,直接说香烟里面含有尼古丁,吸食容易让人上瘾不就完了吗?怎么还会想那么长的时间,最后无言以对。

可是当人在世界上活到一定的岁数后,才发觉这个父亲并不是口才问题。而是他思路严谨,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负责任。

吸烟怎么会是单纯的尼古丁问题呢?如果生活无忧,家庭幸福、事业顺利,谁还会去抽烟?

写出百万巨制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是死于肝癌。很多人都说他是死于吸烟太多,这或许让人不好反驳。

但我更想说他是死于贫穷,死于劳累过度。我相信问那些夹烟在手的烟客,如果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香烟就那么难戒吗?尼古丁的吸引力真的有科学家说的那么强大?

生活无忧的人反而容易戒烟

生活无忧的人,都会在自己手里优雅的端上一杯白开水,喝多少口都不会上瘾。而对于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香烟,他们连碰都不碰。

因为他们有不碰香烟的资本,他们有远离尼古丁的实力。他们工作不愁,事业顺利,有什么值得他们忧愁的呢?

从这一点说,路遥更像那些蹲在街角的平凡人,为此他能够写出《平凡的世界》。而对于金庸、余秋雨这样有钱的作家来说,他们犯不上为了钱而搭上自己的性命。所以他们也写不出平凡人的世界。

平凡人会在抽完最后一口香烟后把烟头狠狠的扔在地上。他们感谢香烟而又痛恨香烟,感谢香烟给他们带来的灵感、新的想法;痛恨香烟让他们的生命在无形中又缩短了一分钟。

我们都是在抗争

是的,每一根香烟,都是一次思索,每一次抽烟,都是对生命的抗争。很多电影、电视镜头里对于人物扔掉香烟的动作,都表现得极为潇洒。但我却看到了潇洒过后的沉重和从头再来一次的勇气。

相比于在漫天大雪里吃馒头的中年人,我还是喜欢那种在街头巷尾里抽烟的人。对吃馒头的景象,最多是同情,流下几滴无关痛痒的眼泪。而对于思索中的抽烟人,我更多的是佩服,这或许更能让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对于明天也不至于太悲观。

现在的媒体,也会把美女的图片摆在网上。一个衣着清凉的美女,有着完美的形体,是够吸引人的。人们也不需要去认真思考,人体内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这或许比抽烟还更容易上瘾,因为抽烟时候你会开动脑筋想自己的现在和将来,你会想自己的利害得失,你也会为明天的出路而焦虑发愁。可能你一根香烟、两根香烟下去以后,还是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

但人都是在痛苦中成长起来的。光看美女的图片只是一种短暂的精神慰藉,一次短暂的欢愉。而对于自己的将来,又会有多大的帮助?

从这一点来说,吸烟人比那些成天把眼睛盯着美女看的人更有正能量,更有上进心。

愿世界没有香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知道什么时候,吸烟就成了平凡人的标配。看多了善良的镜头,美女搔首弄姿的画面,我越觉得吸烟的镜头显得那么苍凉。心中也不免生出于世独立而尽显豪迈的情怀来!

愿世界真有人人都不抽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