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愚蠢外交政策?

自古以来,外交工作就是个考验智慧手腕的苦活。

而放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史上,外交这“苦活”,更是一代代奇招迭出,多少连横合纵的智慧,困局下力挽狂澜的精彩,今天早已被奉为智慧宝典,惹得多少奋斗中人掰碎了学习。但比起这些精彩事儿,同样值得记住的,却还有另一类“蠢事”:历朝历代,那些愚蠢的外交政策。

比如下面这俩桩,桩桩都是“好牌打烂”的典型,结局看似啼笑皆非,但细品其中过程,却都是永不过时的警醒。

一:楚怀王贪利背大义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狂飙突进,拍翻了老对手魏国后,就朝着关东诸国呼啸杀来。熟料两个新对手,却成了强劲拦路虎:到公元前318年时,战国列强已形成了秦楚齐三足鼎立的态势。特别是楚怀王执政的楚国,国力也正是强盛时,不但是列国抗秦的纵长,还和齐国结成联盟,俨然一把好牌在手,“强强联合”的效果也极好——齐楚联军一度拿下秦国重镇曲沃,把志在天下的秦国,牢牢怼在函谷关内。

对这个严重局势,秦国当时不能坐视,应对的办法,也是相当简单粗暴:连横脱齐。

怎么扔?也就有了史上著名的“张仪使楚”剧情:秦国外交家张仪出使楚国,号称只要楚国跟齐国断交,秦国就送给楚国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一听就两眼放光,饶是满朝文武苦劝,却还是一脚就往秦国陷坑里踩。先爽快和齐国“分了手”,盟友活活变了仇家,再伸手朝秦国要地,却不想被秦国干脆爽约,结结实实被耍一把。不甘被耍的楚怀王一怒动兵,可秦国只是怕齐楚联手,却不怕和楚国单挑连续“单挑”几场,都把楚国打的大败。

更严重的后果是,被秦国白耍一通,又和老朋友齐国结了仇,趁楚怀王被秦国打花,齐国也连连爆锤,昔日“小弟”韩魏各国也趁火打劫。曾经堪与强秦争锋的楚国,就这样一步迈错,跌入了衰退深渊。

后人说起这掌故,常笑楚怀王蠢,可这事也好有一比:就好比有人说,放弃眼前既定的发展战略,就可以立刻拿到眼前的一笔钱。这样的纠结抉择,各行各业,多少人又曾做对过?

许多不可思议的愚蠢,都是从这样短视的贪婪开始。

二:齐国乱打任性

比起被坑惨的楚国来,被楚国的“分手”的齐国,却是秦国更狠的对手。

如果说楚怀王时代的楚国是“强盛”,那么齐闵王时代的齐国,却堪称如日中天。由于继承了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励精图治的家业,即位后的齐闵王,腰杆子就十分粗壮。甚至还逮住秦国一顿暴打,连函谷关都一度拿下。对付这样一位“牌更好”的对手,叫他主动扔牌当然有难度,但秦国却很快松了一口气:这齐闵王,简直是乱砸牌。

战国弱肉强食,列强征战本不奇怪,但稍理智些的强国,都要讲究个量力而行。哪怕后来强到一家独大的秦国,也通常是拉一家打一家,用尽“远交近攻”的手段。可放在齐闵王身上,这事全省了,他的套路,就是“不服就干”。

于是,短短数年间,兵强马壮的齐闵王,一直是四面出击,不但一度和秦国并称“东西帝”,外交更到了“逮谁灭谁”的地步,一头没打完,另一头就接着打,稍擦出点火花,接着就是大战火,以《战国策》的统计是“南攻楚五年……西困秦三年”,几乎就是撒开了拳头四面乱打,效果如何?套《史记》的话说:诸侯皆惧。

可这威风八面,代价也惨重,再强的国力,也禁不住这一通糟蹋。于是没折腾几年,齐国就闹的国力疲敝。而且“诸侯皆惧”的代价,就是集体拉仇恨,以往大家联合抗秦的套路,变成了大家联合抗齐,连老对手秦国都加入了“抗齐联军”,然后就是五国联合伐齐,接近巅峰的齐国被狠踹一脚,彻底跌入了谷底:一度七十座城丢光,虽说艰难复国,却是一蹶不振。

空有蛮力,缺少理性头脑,热血的背后,就是蠢。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