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卿:被称为“山西第一美人”,最后结局如何?

阎锡山是民国众多军阀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他常打败战却擅长发展经济,他治下的山西在整个民国时代都保持了相对的富庶、平静,美国《时代》杂志曾做出评价:“作为山西的‘模范督军’,阎锡山实际上处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尽管当时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锡山为一千一百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他便显得出类拔萃”!

而提起阎锡山,人们总会对一个女人大书特书,她便是人称“五姑娘”的闫慧卿,闫慧卿是阎锡山的堂妹,阎锡山主政山西时,她曾长期陪在阎锡山身边,在一些好事者添油加醋的描写中,闫慧卿俨然成了“山西第一美人”、“山西王”背后的女人,甚至一手操纵山西的军政大事,就连阎锡山都要对她言听计从!

闫慧卿真有如此权势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让我们从闫慧卿的身世说起

闫慧卿是阎锡山叔父闫书典第三个妻子曲氏所生的女儿,从辈分上来说,闫慧卿是阎锡山的堂妹,她出生于1910年,比阎锡山足足小了27岁,阎锡山发迹时,她只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其成年后,她就长期陪在阎锡山身旁,阎锡山亲切的称其为“五鲜子”,外界则称其为“五姑娘”。

由于她与阎锡山的关系太过亲密,外界关于她的“风言风语”逐渐多了起来,发展到最后,她成了操纵山西军政大权的“宋美龄”!

实际上,真实的闫慧卿远没有民间传说的那般“手眼通天”!

现在我们在网上可以很轻易的搜索到闫慧卿的照片,无论以当时的审美还是现在的审美,照片中的闫慧卿都称不上美女,顶多说的上一般,所谓的“山西第一美女”只是一些好事者“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而根据史料所载,闫慧卿陪伴阎锡山期间,主要负责阎锡山的日常起居饮食,并不参与山西的军政大事,虽然她也担任过“山西女子助产学技”校长,“太原慈惠医院”院长,国民党“国大”代表和同志会妇工会主任等职。

但她只是挂个虚职,并不参与具体管理,所以所谓的“山西宋美龄”也是无从谈起。实际上,她之所以能在阎锡山身边“长盛不衰”,完全是因为她的本职工作做得好!

据《阎锡山传》所载,阎锡山在抗战时期精力很好,经常边吃边想,时间一长,难免因暴饮暴食而导致病疼,为了照顾她的身体,阎锡山的夫人特意请医护人员严格制定他的饮食计划。

但阎锡山很不配合,经常对医护人员破口大骂,阎锡山的夫人无奈之下只得请闫慧卿来担任阎锡山的“监食”,闫慧卿极为善解人意,她利用自己堂妹的身份对阎锡山“连哄带骗”,限制他的饮食,阎锡山稍有不耐烦,她便撒娇讨好,时间一长,阎锡山的身体渐渐好转了,也对闫慧卿形成了依赖。

所以在阎锡山逃跑前,一直由闫慧卿负责他的饮食起居,而在外人看来,闫慧卿与阎锡山整日形影不离,难免有些“不清不楚”!

综上所述,闫慧卿只不过是阎锡山的“私人生活助理”,由于工作认真出色而受到阎锡山的重用,得以长期负责阎锡山的饮食起居,至于所谓的“山西第一美女”、“山西宋美龄”、“阎锡山背后的女人”等说法完全是不实之言,闫慧卿远没有那么“手眼通天”!

那么闫慧卿最后结局如何呢?

据史料所载,1949年3月29日太原解放前夕,被困山西的阎锡山焦急暴躁,苦苦思索求生之道,最后他授意身在南京的徐永昌、杨爱源等心腹向代总统李宗仁求救,李宗仁经过一番考虑,向阎锡山发了一封劝驾电报,邀阎锡山赶赴南京共商国事。

这实际上是给了阎锡山逃生的借口,为了安稳人心,阎锡山与闫慧卿、梁化之等心腹秘密协商,由阎锡山先行飞往南京,闫慧卿与梁化之留在太原安稳人心,待阎锡山处境安全后,再由他从上海高薪聘请陈纳德的飞虎队飞往太原,将闫慧卿等人救出!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阎锡山刚刚逃走,还没来得及聘请陈纳德的飞虎队,我军就于1949年4月20日向太原发起了攻击,战事一起,闫慧卿、梁化之等人就没了逃跑的机会,而没有阎锡山坐镇的太原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在我军的攻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1949年4月24日,闫慧卿在给阎锡山留下一封绝命电文后,与自己的情人梁化之在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服毒自尽,按照其生前的嘱咐,卫士们将她与梁化之的尸身一同焚毁了。

由以上可知,闫慧卿与阎锡山确实关系匪浅,感情深厚,为了帮助阎锡山顺利脱逃,闫慧卿不惜孤身犯险,留在太原安稳军心,而阎锡山也没有就此放弃闫慧卿,据史料所载,就在我军对太原发起总攻的前两日,阎锡山还在设法营救闫慧卿等人,只是由于我军攻势太猛,炮火震天,飞机难以降落,阎锡山才不得已放弃营救计划。

小结:

阎锡山在山西苦心经营几十年,到头来被其倚为大本营的太原在我军的进攻下竟然如同“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除阎锡山外,他的铁杆心腹闫慧卿、梁化之等人全都没能逃脱,这说明阎锡山等人所代表的反动政府已经丧失了民心,而我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民心所向,总而言之,是历史与人民选择了我党!

此外,作为阎锡山“生活助理”的闫慧卿竟然在“民间传说”中成了幕后操纵山西军政大权的铁腕人物,这如此大的反差正是《战国策·魏策二》中“三人成虎”典故的完美诠释,因此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人与亦云,捕风捉影!

参考资料:《战国策·魏策二》《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