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9.4高分,深夜“禁片”,看完後飢渴難耐

美食類大片近些年很是流行。

自打《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後,各種各樣美食紀錄片紛至沓來,僅是看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


於是,拍攝技巧、影片質量好像變得沒那樣重要。

因為只需有美味的食物供人下飯,大夥兒便會買賬。


就連最開始震撼到大家的《舌尖》,質量也逐漸下降。

第一季橫空出世斬獲了9.4分。


第二季儘管沒有第一季那樣驚豔,但品質仍然不錯,收穫8.5分。


到了第三季《舌尖》,導演更換,再無曾經的靈性。

口碑完全崩壞,一路下降至3.8分。


美食紀錄片界的老大都完犢子了,那麼誰能打頭陣?

這部——


風味人間 第二季

Once Upon a Bite 2

導演陳曉卿,減肥禁片界的資深大佬。

能吃愛吃會吃,是他的金字招牌。


從《舌尖上的中國》再到《風味人間》,陳曉卿拍完中國美食,開始放眼世界。

他掌舵的美食節目抓住觀眾的胃,也得到了觀眾的心。

《風味人間》第一季,砍下9.1分。


第二季開畫評分9.5,目前9.4分。


既然叫《風味人間》,就註定和放眼中國的《舌尖》不同,它擁有的是世界視角。

陳曉卿帶領製作團隊,足跡遍佈25個國家和地區,從鄉野到城市,從國內到國外,跨山川越湖泊,用8個主題,拍下300道美食,展現各色人間美食。


第一集叫做《甜味縹緲錄》,關鍵詞是甜。

開頭就是大場面,鏡頭對準喜馬拉雅南麓的蜂蜜獵人。

為了採蜜,他們把日子過程了驚險動作片。


兩百米高空,沒有任何防護。

獵蜜人以藤蔓做梯,用煙霧趕走蜜蜂。


山頂上的夥伴穩住藤梯,獵蜜人用竹竿釘進石縫,藉此靠近崖壁。

高難度的動作來了。

獵蜜人想要採蜜,右腳支撐刀具,左腳尖穩定身體。

唯有如此,獵蜜人才能收割蜂巢。


難度係數有多高?

它被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


即便他們有采蜜的傳統,每年都會有采蜜人墜入懸崖。

風險高,難度大,獵蜜人依舊前赴後繼。

甜的魅力,可見一斑。


對大多數人來說,蜂蜜獵人的日常,非同尋常。

《風味人間》將它放在節目開頭,絕不僅僅是獵奇。

蜂蜜獵人在呼應《風味人間》第一季中的旗魚鏢手。


他們讓人意識到,並非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城市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為了一口吃的拼盡全力。

有了他們,才是風味人間。

甜曾是權力的象徵,財富的標示。現在的甜,是點亮人間美食的精靈。

翡翠燒麥千層油餅,被譽為揚州雙絕。


它們的美,離不開甜。

千層油餅的製作工藝,讓小編歎為觀止。

兩公斤麵粉,擀成薄薄的麵皮,鋪一斤糖,再加上糖漬過的豬油丁。


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色香味俱全的千層油餅。

它共有64層,每一層都由糖和油分開,薄如窗紙,外觀優雅,綿軟甜潤。


千層油餅的甜有“甜中帶鹹、鹹不壓甜”“似隱若現”的婉約風格,體現著江南文化的毓秀精緻,流淌著小橋流水人家的魂。


伊斯坦布爾的巴卡拉瓦也令人印象深刻。

它被譽為“土耳其皇冠上的明珠”,代表麵點師的頂級水準。


巴克拉瓦的甜,洋溢著“堅決與果斷”的風格,是一種鋒芒畢露的甜。

兩種甜食的對比,彰顯的是東西方不同地域的文化審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吃的甜各不一樣。

再比如,四川的甜燒白,有複合的甜。


蘇州的雞頭米,有一種特殊的甜。

還有馬來西亞的巴瑤族,愛吃來自氨基酸的甜。

從冷藏到熱炒,糖都不動聲色地隱匿其間。

你無處尋找糖,而甜卻無處不在。

《風味人間2》展示了一如既往的優秀品質。

每個鏡頭都極其精緻,旁白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但,最重要的。

能讓一個美食紀錄片在一眾影片中出類拔萃的原因,是它與眾不同的思考。

在以「甜」為主題的第一集結尾中。

影片帶觀眾抵達了甜的對岸——

苦。


與讓人感覺到幸福的甜味相反,苦味是一種預警。

但中國人卻能從中找到甜的線索——回甘。


當天然苦味化合物在口腔中沉澱後,會有一絲甘甜縈繞在嘴間。

這是甜味體驗的另一種境界。

酸鹹苦辣,只有嚐遍世間百味,才能品出甜的美好。

美食如此,生活也正是這樣。

在經歷過千難萬險之後,才更會懂得生活中那份樸實無華的美好,有多麼來之不易。

這9.4分,《風味人間2》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