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体验全新荣放后,我有一半心动丨Benchmarker试驾



欢迎收看Benchmarker试驾。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全新荣放的静态开箱。由于这一次拍摄时间有限,加上这是一台展车,所以我们只做了静态的体验,动态的试驾我们会在过段时间带来。



关于全新荣放,我们认为这是本年度绝对重磅的一款车型。除了说本身基于TNGA架构而带来的全面升级,也因为上一代车型的综合产品力放在同级别车型中不算那么出众,虽然上一代车型也卖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但当你看过新款以后,你一定会认为,老款简直弱爆了~



基于新的架构体系,这一代荣放带来了丰田家族目前最新的设计语言。对于整体的外观内饰,肯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个人角度出发,这一代车型的设计我会给出很高的分数。就当前市面在售的大部分城市SUV而言,有太多的车型设计被限定在了“城市”,而忘记了产品终归是一台SUV。换句话说,如今满大街的城市SUV,样子都太过“娘炮”,而全新荣放则有着明显回归一台SUV多功能属性的“野性”。



全新荣放的“野”,其实在整车的外观层面都有各种体现。粗犷的前脸和中网,看着就会比较凶悍。然后整车的前后杠、侧裙以及位于四个轮拱处的轮眉也使用了黑色磨砂塑料材质,除了黑色会让人产生运动的联想,同时磨砂塑料在一些通行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如果遇到一些磕碰或者剐蹭,后续维修更换的成本也会比重新做钣喷的费用更低,所以这里面既有视觉层面,也有一些功能性的考虑。



整车在外观层面还有一些细节可以提到。首先部分款型采用双色外观,车顶部分为黑色,这对于现在的年轻用户而言肯定是加分项;其次,这一次全新荣放全系车型,除雾灯选择了卤素光源,整个灯光组均为LED,再次加分。至于轮圈部分,个人感觉18寸的轮圈款式会更好看一些,一种是铝合金本色,一种是熏黑。而我们这次拍摄的展车搭配了19寸的圈,虽然是顶配的规格,但视觉效果稍显复杂。



进入车内,全新荣放就完全没有外观那么豪放,一切设计都回归到家用定位的主线。这是非常丰田的设计,也是比较稳健的解决方案。各种功能的区域划分有条有理,整体布局也比较简洁,兼顾了视觉美观和上手的易用性。另外,各种按键和旋钮的工艺也处理得比较好。



可能整套内饰唯一存在争议的地方就是中控屏。老实说,我们在上海车展第一次看到实车的时候,我也觉得中控屏的设计不够精致,如果能够把屏幕最外层边框的银色饰条换为黑色,可能效果会更好。



讲一下内饰的用料,根据不同的款型划分,全新荣放在材料选用上有一些区别。入门版及中低配款型硬质材料的使用比例会比较多,集中体现在四个门板位置。进入到中配及更高配置以后,开始出现皮质和搪塑材料。客观说,后者的触感会更棒。但根据不同的价位进行配置及材料的取舍,这也无可厚非。



驾乘空间和车内的储物空间,一如既往的好评。驾乘空间部分,具体的尺寸数据就不废话了,大家可以去官网查到。我们在现场做了一下实际的空间体验,当前排调到一个我(185CM)认为合适的距离后,此时后排我仍有一拳多的腿部富余。另外,后排的座椅支持两段角度可调,坐垫的长度OK,对于长途出行来说,没有任何压力。储物层面,常规的手套箱、扶手箱、及门板槽都表现不错,位于换挡机构前也留有一个放手机或者钱包的地方,底部采取了防滑设计。另外,在副驾前方的中控台留有托盘,进深和宽度都还不错,这个设计比较贴心。



打开后备厢,地台很规整。我们现场量了一下尺寸,进深大约有1米,最宽的地方大约有1.3米,垂直高度在80厘米左右。如果将后排座椅放倒,尾厢的空间会进一步拓展。



最后,简单聊一下配置。由于出自TNGA架构,所以这一次全新荣放的配置起点比较高,除了前面我提到的全系LED灯光总成,在主被动安全环节,全系标配了7气囊和全套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另外,2.0L汽油四驱车型配有多地形四驱模式控制系统和陡坡缓降;而2.5L双擎四驱车型虽然没有采用中央多片离合器的四驱结构,但基于整套电机模块带来了电动四驱。如果结合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双擎车型的这套“四驱”在理论上应该会更加给力。



总体来说,就这一次的静态体验来看,全新荣放摆在牌面上的产品力的确相较历代车型都有了不小提升。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上放弃四平八稳后,全新荣放在目前的细分市场中也相对出挑。不管你对于这种设计持有何种观点,但能够形成关注就一定会增加这台车被列入备选范围的可能性。



至于移至TNGA架构后,全新荣放的动态表现如何,两套动力系统分别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我们会尽快带来新车动态试驾为大家解开。


本期试驾就到在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中与我们互动交流。感谢收看,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