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战争篇

1.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1993)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电影的场面虽然没有给人一种史诗般的感觉,但它仍然是一个让人感到痛彻心扉的,不该被遗忘的 历史的一部分。该片没有直接地展示残暴和杀戮,没有简单的通过视觉听觉来刺激观众,而是 用一种黑白的近乎于纪录片的形式,通过一种平静而节制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人性和战争。而恰恰是这种平静更能让我们去反思和回味,而不是凭借着瞬间的刺激去愤怒和谴责。

战争确实让人丑陋的一面显露,但是同样,战争也使人显露出美的一面,也造就 了辛德勒这样的伟人。一个辛德勒撑起了整个德国的道德,而日本至今都不肯承认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很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战争年代,看着电影中那一双双弱小无助的眼神,心情犹如刀绞般难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只能从电影和书本上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但战争所给予当时人的心理创伤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当下的我们除了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更应该铭记历史。


2.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1998)


1998年上映的二战题材电影,采用的回忆式叙事手法讲述了二战中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尽管电影拍摄年代较早,叙事手法平淡无奇,但电影细节非常接近真实历史,战争场面逼真震撼人心,故事情节也十分感人。



观影过程中,可能会让你产生和八人组一样的想法,一个人是否值得八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这是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很显然这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得知的事。上尉说,我不管这个瑞恩是个什么家伙,我只知道完成了任务就能回家见老婆。没有人的生命会比别人更高贵,也没有人的生命会比别人的更加低贱。偌大的战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人,同生共死,没有什么所谓的你和我。


3.黑鹰坠落 Black Hawk Down (2001)



1992年,东非国家索马里动荡不堪,各种势力战争导致国家破碎,民不聊生。战争中,三十万灾民因饥荒而死。国际组织施以援手,却被首都摩加迪休的统治者默罕默德·法拉·艾迪德抢走了物资。这之后,艾迪德更想直接向国际违和组织宣战!美军派出160名维和队伍前往,欲推翻艾迪德,然而战况却陷入了焦灼,迟迟未有进展。在某次突袭行动中,美军想要擒住艾迪德势力高官,却遭遇埋伏,而执行任务的黑鹰直升机也坠落在市区。为了营救伙伴,一支特种小队必须深入市区,然而接下来的15个小时里,他们经历了炼狱···



这是一个历史教训包含在一个战争片里面的电影,对于政治的无知和傲慢,军队再英勇奋战都是无济于事的。18名美国士兵换来了超过1000索马里人在战斗中丧生,这难道就是一种胜利吗?美国的撤军就是一种失败。其他电影给人的印象,士兵不像人类,他们没有感觉,他们从不害怕等等。 该片却通过所有的子弹和血液,像是在问:你在期望什么? 就像是柏拉图说过"只有死者才看过战争的终结"


4.集结号 (2007)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张涵予 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刘泽水(胡军 饰)下令,以集结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惨烈的战争在炮弹的轰鸣中开始,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排长焦大鹏(廖凡 饰),牺牲前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谷子地自己没有听见,他决定死守阵地。九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二辆坦克,歼敌无数,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这场战争改变了谷子地的人生。由于部队改了编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开始了艰难地寻找,为九连的兄弟们讨个说法,也为了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



长久以来,遭受抗日神剧毒害的我们,应该对还有一部《集结号》而感到庆幸。你可以说它模仿了某一部电影,但你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最优秀的国产战争电影之一。


5. 血战钢锯岭 Hacksaw Ridge (2016)


第一次看这电影的时候,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真就主角光环呗!然后我就去百度,不百度不知道,这竟然是根据真实经历改变的。一个手无寸铁、拒绝持枪上阵的医疗兵,竟然只身勇救75位战友生命。看似传奇的故事,实际是二战美国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真实经历。由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血战钢锯岭》被评为"《拯救大兵瑞恩》后最震撼的战争大片"。



信仰无法改变战争,但战争又拿信仰无可奈何。一方面,手捧《圣经》的男主角上战场,秉承基督教的大爱拯救伤员;另一方面,忠信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人恪守最后一片阵地,殊死抵抗。这两方面都展示出信仰带给信仰者的巨大力量。电影在表现男主角精疲力尽,还要"再多救一个"时,正是战斗停歇战场死寂时。此时镜头中只有男主角一个人在战场奔走营救,这片地狱般的战场仿佛只有男主角一个人在战斗"为信仰而战"。


6敦刻尔克 Dunkirk (2017)

Dunkirk(2017)

战争不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与专门的武器所能改变的,它是无数不知名的士兵所面临一场事关生死的危机,随机死亡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应对绝望,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战争电影的最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敦刻尔克》没有酣畅淋漓的大战,没有平底升起的歌颂和赞扬,没有鲜血淋漓的镜头,紧跟着镜头的不过是海、陆、空三组小人物,飞行员完成自己的职责击退空中敌机,撤退的士兵完成撤退,救援的民众完成救援。用最平淡的方式描述了,在战争中渺小个体的恐惧。

7.1917(2019)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如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这一次两个少年为救1600个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宁死!


《1917》以最深刻和现实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就好像通过时间旅行,让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这部电影在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震惊,一部电影竟然能对人类的情感产生如此惊人的影响。


8. 灰猎犬号 Greyhound (2020)

影片讲述二战初期,由37支盟军船只组成的护航舰队在欧内斯特·克劳斯(汤姆·汉克斯饰)舰长率领的一艘美国驱逐舰指挥下,穿越险恶的北大西洋,同时还要与德国U型潜艇狼群的周旋。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家庭,恋爱上或海军士兵的日常生活上。从头到尾都只是纯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部分。


我对这部电影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让人应接不暇的海战专业名词。对一艘驱逐舰上内部人员、装备、指挥链、术语的还原,达到了教科书的程度。比如,舰长一个又一个的操船技术和命令,和副舰长通过绘图直观呈现战术形势,还有通讯兵向舰长传达信息等。在这之前我很少从此前的海战片看到。以及于我在观影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去百度相关名词的释义。如果你是一位海战迷,那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