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十一年 见证一座城市的“加速度”

从繁华的渤海之滨到苍茫的西部戈壁,从平原广袤的中部再到群山起伏的南方……十一年间,中国高铁辗转近3万公里,基本覆盖80%的大城市。截至2018年末,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二,累计运送旅客超过70亿人次。



回首十一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8月1日,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自此开启中国高铁时代,也见证了天津乃至京津冀城市圈十一年来的加速发展。



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津霸客专、津秦客专……作为北方铁路交通重要的枢纽城市,截至2018年天津高铁总里程已超越北京、上海,达到275公里,全市共有10座火车站可搭乘高铁列车。此外,据相关部门透露,全市到发车次最多的高铁站——天津南站即将迎来扩建,扩建项目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天津南站自2011年6月起开通运营,是中国铁路第一个高架车站,也是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北段唯一一座“站桥合一”结构的高架车站。与普通、高铁列车同站的其他车站相比,仅为高铁车次服务的天津南站相应减少了旅客滞留,极大提升通行效率。作为京沪高铁出京后的第二站,从天津南站出发最快1小时可到达济南、至上海虹桥仅需5个多小时,无论京津互通还是往返济南、上海等城市都更加高效快捷。



2013年天津地铁3号线南站站点开通后,从南站乘高铁或地铁可在20-40分钟内抵达天津市区、北京市区以及滨海新区,天津南站早已成为京津冀轨道交通路网的重要节点。下一步,随着京雄、津雄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天津高铁有望在半小时内抵达雄安新区,一小时通勤圈范围进一步扩大。



今年以来,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西青区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南站科技商务区等重点承载平台。据了解,以天津南站为核心的南站科技商务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人口15万,共包含科技研发区、科技商务区、配套住宅区三大功能区,是承接科技、商务、会展等高端产业、资源的重要载体。



2019年9月,西青区政府发布最新消息:西青低运量有轨电车“云巴”T2线一期工程站点已经基本确定。该线路一期起于杨柳青西青文化中心站,途经张家窝镇,终点至天津南站,与地铁3号线、京沪高铁衔接。另据天津市轨道交通规划,未来地铁8号线以及地铁Z1线也将在天津南站交汇。加上京沪高铁二线的建设,南站板块的轨道交通和其他各项配套都将再次提升。与南站近在咫尺的津门正荣府等项目,将第一时间感受到板块加速发展为城市生活带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