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向居民储蓄下手了!银保监会发布文件,未来钱不能存银行?

一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都排在世界前列,按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储蓄率长期位于45%以上。

要知道,全球平均储蓄率也就20%左右,中国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份,全国个人性存款总额为80.1411万亿元。

这足以证明国人有多爱存钱。

在中国,除了房产以外,居民大量的财富是以储蓄的形式存在。

不过,前段时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份文件,暗示着这80万亿元资金可能要“动”了。


2020年1月4号,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文件,明确提出:

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这将意味着近80万亿元居民储蓄不仅要动了,而且资金流向将出现大逆转。


有人更是断言:“国家为了让更多的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存款的利率有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说到此,有人就不懂了,难道今后钱不能存银行了吗?

其实,国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降低储蓄率,并不是说以后钱不能存银行了,只是国家希望大家把更多的钱拿出来消费、投资,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更好的发展。

早在2009年,周小川行长就已经表示:

“中国低储蓄率的意图是明确的,自2005年以来中国将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基本国策。”



然而,单单靠刺激消费是很难解决高储蓄率的问题。

还好,这个时候,房地产出现了。

近10年,房地产快速发展,很多人通过投资房产,赚到盆满钵满,这一行业更是诞生了不少的富豪。

许多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开始把挪动储蓄,从“存钱”转变为“存房”,在这样的储蓄转移过程中,我国的高储蓄率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不过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出现了—— 房价数次飙升,这使得很多人背上沉重的贷款。

随即,国家也意识到楼市过热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在2018年开始推出相关的政策,“房住不炒”的概念更是一度被推向了全国。

就此,银保监会在文件中也提到 “银行保险机构要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所以,看着现在通过房地产来降低高储蓄率的问题行不通时,国家就只能想其他的方法了,于是就有了银保监会的这次文件。

那么,接下来刺激消费的最佳途径便会由原来的 “房地产”转变为“资本市场”。


在银保监会发布的文件中还提到:

“将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这也就意味着,这两个领域在未来将会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属于比较有前景的行业,或许多年后这两个领域将会诞生一大批的超级富豪。

综上,我们可以明确,国家现在不鼓励你去买房、炒房,同时也不建议你把钱都存在银行里面,而是建议你去买年金保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类似的产品,把它作为长期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里面去。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