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川——我们的母亲河


中学时代,上历史课时,读到这样一段话,大体上是这样的: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为什么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直到有一天,我登上了富民县的望海山,看到了富民县境内的螳螂川以后,我才恍然大悟。


螳螂川是昆明滇池的唯一出水口,出水口处就叫海口,当地小镇就叫海口镇,属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到安宁这一段河叫海口河,安宁到富民县境内这段叫螳螂川,过了富民县进入禄劝县境内,称普渡河。普渡河流入金沙江。因此,螳螂川是金沙江的上游河流。

站在富民县望海山上看螳螂川,她蜿蜒曲折,象一条玉带,河岸两边布满良田和村庄。螳螂川向哪里拐弯,沿岸的村庄也随着拐弯。总之,村庄总是跟随着螳螂川走,总是在螳螂川两岸。一个个村庄,就象镶嵌在螳螂川这条玉带上的一颗颗钻石。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了。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才有生命啊!我们的祖先,从树上,从洞穴里到地上生活,要种粮食,必然要找有水的地方。他们到了黄河边,用黄河水浇灌农田,种出粮食。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定居了下来,可以更好的地建设和发展生产。我们的祖先,从此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游猎生活,从此进入农耕文明,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我们的母亲河。同理,螳螂川用她浮汁般的河水,浇灌了沿岸的庄稼,养育了我们,也是我们的母亲河。

又到了阳春三月,为了更好地、近距离地看看我们的母亲河,近日,我骑车沿螳螂川河边走了一趟。


顺安富公路从瓦窖村进去,瓦窖、车完村一带,河两边的垂柳已长出新叶,随风轻柔地摇摆着,袅袅娜娜的,杨柳细腰,象风姿绰约的女子。


到了石楼梯电站那里,河面上是奇形怪状的礁石,可在这里野炊。高中时代,孟祖能老师就带我们来过这里野炊。河对岸是峭壁,是攀岩爱好者的天堂。

新民村到小鱼坝那一段,地势低凹,水面变得宽广深邃,清悠碧绿。对岸是高耸入云的巨大岩石,把这段河衬托出长江三峡的味道来。

到了小鱼坝那里,水势变得缓和,河面也变宽了,两岸垂柳依依,田野碧绿,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致。再往里走,过了蔡家村,可欣赏路两边盛开的樱花。


就此打住,原路返回。再次经过瓦窖村进入县城,一进入县城就是环城西路滨河公园上公园那里。公园门口是新修的、天安门城楼状的新大桥。上滨河公园里,瞻仰“红军长征过富民纪念碑”,重温一下那段红色的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


再往下走,就到了县城中心、下滨河公园那里。下公园入口处就是花大桥,桥上是写着“富民”两个大字的牌坊。过了下滨河公园,到了成器墩村子那段,两边是新建的高楼大厦以及湿地公园。过了成器墩,就是老昆禄公路及公路上真正的“螳螂川大桥”了。

大桥下去就是新修的国色岛休闲园,及“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区”。在国色岛,春看菜籽花,夏看百日菊,秋赏向日葵。云果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段时间可观赏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大棚。

过了云果产业园区,就到了东邑村、肖家营河段了。这段河,政府顺河新修了两边的路,左岸通到兴贡小三竜村,右岸通到大麦竜河尾巴村小组。到了大麦竜,可到村子后面的万佛山庆寿寺,吃吃斋饭,听听暮鼓晨钟,洗涤一下疲惫的心灵。

小三竜那里是麦竜电站和麦竜桥。再往下走就是龙洞、河东村、猫跳河电站。可惜两边已无路,只能顺大路走,不能近距离地亲近我们的母亲河。


现在正是欣赏垂柳的时候,河里的水清幽幽的,景色很宜人。朋友们得闲,也可以走走我走过的这段路。可步行,可骑车,最好别开车,因安富路比较窄,不好停车,不能近距离地亲近母亲河,观赏她的风姿。


作者:李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