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首选学校还是专业?

有一句流行语说“现在工作时流的泪,都是当初大学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这句话,生动形象且带着痛感的说明了,大学专业的重要性。

虽然,大学的专业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毕竟从读大学到工作后前3-5年,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加速寻找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选择大学专业,在某个意义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目标明确 优先选专业

专业是大学生重要的一个“标签”。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不同行业的从业能力,提供从事某种职业的可能。

有些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一定规划,很清楚将来想做什么。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要首选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有更多机会“入想干的行”。选择专业一定意义上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职业目标不明确 优先选学校

大部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较模糊,职业期待也只停留在“稳定”“自由”“权威”“专家”等泛泛之词,对学习哪种专业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没有深入的探索。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优先选择学校,选择理想大学的一些通用性较强的专业。等进入大学以后,再探索未来职业目标也不迟。

读大学的意义除了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打磨。学术精神、校风传承、人文气息、学习氛围、师资力量……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会在每个学子身上留下“大学”独有的烙印。

好的大学,能让你置身于优秀人群之中,不知不觉变成更好的自己。优秀大学和普通学校在学习上的关键性差异,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怎么学’。

不同分数段 有不同策略

志愿填报时,分数是硬道理,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面前有不同的策略。

高分段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段选择最佳的学校和专业。中等分数段考生如果有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可以优先选择院校为主,尽量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较低分数段的考生,不管有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主要从就业角度考虑,可以选择专业为主。尤其是一些高职层面的考生,选择一个擅长或喜欢的专业,未来就业相对更容易。

入校后还有专业选择机会

在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考生不必太纠结,并非一次选择定终身。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考生可先选择一个“专业类”,入学后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根据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

为配合转专业政策的实施,很多高校还开设双学位、第二专业以及辅修专业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选择范围。

选我所爱 爱我所选

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和家长会纠结“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才是选择专业的态度。

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中学阶段最大的不同是需要学生主动去学。有些专业知识非常枯燥,如果没有兴趣,很难学有所成。只有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习潜力。只有发现自己的兴趣、渴望、理想,专注地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才能成为有梦想、有行动力的创造者。

新高考改革在即,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填报高考志愿,看完以上建议和意见,大家是否有了一些想法?

加入微信群我们一起学习吧!!!

孩子适合上什么样的专业和大学,什么样的大学好,什么样的专业将来的就业做什么,都需要我们家长来提前了解和规划,加入美好明天高考志愿交流群,大家一起来学习,群内每周定期有专家老师讲座,专家老师在线答疑,为大家讲解大学和专业以及志愿填报的小技巧。加管理员老师微信:gaokaozy01 可入群哦!!!进群的家长还能领到高考志愿资料包一份,大家快来学习吧!!!

另外,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家有高考生”,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推送高考咨询有价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