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被造了600多架“超级大黄蜂” ,还要拓展无人机作战!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快报。

据环球网近日报道,日前,作为对2005年美国海军322架F/A-18E单座型战斗机和286架F/A-18F双座型战斗机的订单履行,美国波音公司终于完成了最后批次“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生产任务。


不过对于美国波音公司而言,这场历时15年“超级大单”的完成并非如外界猜测的那样会进入订单空白的中场危机,在波音的最新通告中我们可以获悉,在此次的最后批次的Block II型“超级大黄蜂”战机移交之后,波音公司下一步将会把研发重点转移到下一代Block III型“超级大黄蜂”与海军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上去。而对于波音的利好通告,美国海军随即予以了证明——在美国海军最新发布的装备采购接收清单中,两架Block III型“超级大黄蜂”试飞样机最迟将在6月底前完成交付仪式,而根据军方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称,目前这两架已经初步具备了与海军现役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能力的“超级大黄蜂”,正在位于马里兰州的帕图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和位于福尼亚州的中国湖海军空中武器系统测试场进行试飞。


无疑,此次波音公司与美国海军在有关“超级大黄蜂”战机的相继发言中,至少透露了两点信息:1、在F-35舰载型号开始有序列装美国海军时,普遍舆论中认为即将面临淘汰的“超级大黄蜂”将继续批量的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已成事实;2、Block III型“超级大黄蜂”的出现,凸显了当代美国海军在资金压力下的折中态度!


或许很巧合,但是事实确实如此,F/A-18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折中”而生——上世纪70年代初,迫于F-14“熊猫”战机研发装备成本的不断超支,美国海军启动了一项名为“VFAX”的舰载战斗攻击机研发项目。于是,在“省钱”的思维下,相较于F-14“熊猫”战机而言占据了明显价格优势的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横空出世!虽然,对于这款无论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都比F-14逊色的“折中”战机,很多声音认为他不是航母合格的空中保镖,但是随着现代航母作战思维的不断进步,为“折中”而生的F/A-18“大黄蜂”却歪打正着的更加靠拢了多用途作战的历史大潮!当然,更为传奇的还是在四十年的漫长服役中,这款从第一代的“大黄蜂”升级为了第二代的“超级大黄蜂”,然后再到今天的第三代大黄蜂,不仅拖死了曾经的主角F-14“雄猫”,在美国海军于波音的最新计划中,他甚至还大有和F-35同台竞技的气势,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两个字: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