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农机农技合力护航春耕生产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春之际在于耕,玉米作为朔城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60万亩,如何能实现降本增效?一直是农业部门和种植户们一直在探索的事情,日前,在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技培训课上,一项新技术为玉米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在朔城区稻畦村,种粮大户们正围着看今天的主角——膜侧精量联合播种机。农技人员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对种粮大户进行培训,推广玉米杂粮膜侧播种技术,让农技+农机共同奏响今年的春耕曲。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各个乡镇通过视频教学、现场讲解、实地操作等方式推广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

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花费5年时间研发出来的新的栽培技术,它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地膜平铺、膜侧播种。这项技术于2017年在朔城区开始试种,从2018年进入推广阶段,一项技术好不好,能不能站得住脚,习惯于“吹糠见米”的农民最有发言权。

稻畦村党支部书记 卢虎:我2018年买的膜侧精准玉米播种机,买上也是想对比一下,种植了两年。第一点就是膜侧的不用放苗,大大节省了人工,还有就是抗旱,下点雨,小雨水也就直接上苗了。通过这两年看膜侧就是比传统的增产200多斤。村里面看种的挺好,产量也行,省人工,我们村准备在今年全覆盖了。

据了解,该技术通过玉米种在地膜侧边、不开沟铺膜、地膜不打孔、不漏风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地膜覆盖中存在的出苗不全不齐、放苗投工大、作业速度慢及地膜回收难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与降水利用效率,杜绝了普通地膜播种时所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


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李淑兰:2018年全区推广2000亩,2019年推广15000亩,今年准备推广20万亩。通过这种技术推广的实施,每亩的粮食增产达到200斤左右,每亩节本增效达200元左右。现在已经举办了10场现场实地培训加田间地头的现场观摩培训。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技术的培训和技术的指导,让每一个种粮大户都能熟练掌握这项技术的基本要领和播种机的使用方法,为大面积播种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石 颖 卢 佳

责编:麻世杰

编辑:边爱英

来源:朔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