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炎”不合就生病

红、肿、热、痛,说起炎症,几乎每个人都曾受其困扰。炎症看似是小病,却可能发展成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

“发炎是一种国民病”

严格意义上来讲,“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些常见的病理过程。当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发局部的炎症。

根据持续时间的不同,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急性炎症

以红、肿、痛、热为主表现,多伴有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

慢性炎症

症状不明显,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炎症反应是一些重大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多数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

“发炎是这样拖成大病的”

有人认为发炎是“小病”,吃点药就好了。其实,炎症可能会让全身健康失控。

诱发癌症

病毒感染是引发炎症的一大原因。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另有研究表明,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肠炎会不会引发肠癌呢?

肠炎是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粘膜发生炎症而有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稀便、黏液脓血便,有时伴有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主要分为慢性肠炎和急性肠炎。

肠炎一般是不会转变为肠癌的,但是肠炎的两种特殊类型: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却是有转变成肠癌的可能。

溃疡性肠炎癌变几率:普通人的1.7倍!

克罗恩病癌变几率:普通人的4~20倍!!

其中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这两类肠炎患者,癌变的几率又比普通肠炎患者的再高几倍。

溃疡性肠炎和不典型的克罗恩病的症状同样很容易与肠癌及其它肠炎想混淆,故临床上容易误诊。

临床上医生常将这些症状按普通肠炎或腹泻痢疾治疗处理,当效果不佳时,应该及时做肠镜检查,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排出大肠癌的可能,尽早找出病情,以做出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

大肠癌早期易发现、恶变时间长

大肠癌早期很容易被发现,且如果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由此可见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专家表示,大肠癌属于一种可以预防的癌。因为大肠癌的恶变过程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 因此,对于大肠癌的预防,首先要做到定期检测筛查,排除可能性疾病,将大肠癌截杀在半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