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1821年11月11日,在俄罗斯已经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季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出生在这一天。

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没有童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在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我们从那个名字叫伊柳契卡的小男孩身上,能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

小说中,伊柳契卡的父亲是一个上尉,是一个常常酗酒的酒鬼,家里经常缺衣少食,伊柳契卡为此感到羞耻,他一边忍饥挨饿,一边在外人面前捍卫亲人的尊严。

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困乏,但是他常常和哥哥通宵达旦地阅读书籍,他们日复一日地读了不计其数的书。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远离了不堪的现实世界。

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24岁,他的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问世,这是一部他“怀着激情的炽焰,几乎是流着眼泪”创作完成的作品。

《穷人》在期刊上刊登后,大获好评,涅克拉索夫兴奋地大叫:“又一个果戈理出现了!”

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天才”。

还有人曾这样评价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到的是一种甜蜜的战栗,他有点不敢相信,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地走在大街上,心中有骄傲、谦卑、奋发的情绪,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他想,或许这是对他痛苦生命的补偿。他的痛苦不仅是有一位酗酒的父亲,还来源于生活无尽的穷苦,以及癫痫病对肉体的无尽的折磨。

命运不让他在幸福的时候休憩,也不让他怠惰,用一次次的发怒试图征服他。

一天夜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一次集会被逮捕,最后被囚禁西伯利亚。在这段日子里他尝尽了生活的苦,与他朝夕相伴的是罪犯、凶手、小偷,他所做的工作是最苦的苦力,拉石膏、搬砖头、铲积雪。

西伯利亚的四年时间,彻底改变了他,他的健康严重受损,声名彻底被毁。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自己被囚禁的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写下了《死屋手记》,作品一经面世,立刻引起了轰动。

这部作品引发的控诉的烈焰直达克里姆林宫,沙皇阅读之后都掩面哭泣。这本书受到整个俄国的追捧,俄国的青年喜爱到狂热。

仅仅一年的时间,陀思妥耶夫斯基重新获得了荣誉,他的名声比之前更加响亮了。他借着成功的名气,跟哥哥一起创办杂志,他独自担任撰稿人。

杂志社被无故禁停,他心爱的妻子去世,接着他亲爱的哥哥,也是他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伙伴也去世了,为了还债,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日没夜地工作,他拼命地写作、审编、印刷,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完成,只为了省钱。

但是仍然于事无补,债务像填不满的黑洞,终于沉重到了他无法承受的地步。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只身逃遁,流亡去了欧洲。

命运这双神奇的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命的至暗时刻,又给他送来了一丝幸福的曙光。由于写作上的需要,他招聘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做速记员。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这个姑娘合作期间的高效率,使他心中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情愫,他们两情相悦结合在一起,并且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然而,不幸的孩子出生几天就夭折了。

写作成为他生存中唯一的乐趣,他在写作中短暂地忘记了痛苦。

终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十二岁那年,回到了祖国俄罗斯,并且完成了艺术水平高超的杰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作品令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都黯然失色,命运再次垂青了他多灾多难的人生,把他举到鼎盛的巅峰。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着手创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同年2月9日,他的笔筒偶然地滚落到柜子底下,他大力搬柜子的时候,血管突然爆裂,于2月10日离开了人间。

悲痛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俄罗斯的大街小巷,人群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向彼得堡涌来,崇拜他的读者为了瞻仰死者的遗容,黑压压的人群越聚越多。

为他送殡的有十万人之多,人群中有年轻的王子们,有神父、工人、大学生、军官、仆役和乞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种派别的人们神奇地达成了难得的和解。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肃穆的表情,都怀着同样悲痛的心情,异口同声地悼念这位亲爱的死者。

这期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喜欢的点赞或关注,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