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调节”——远离“焦虑”的 12个技巧(一)

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反应,是用来和环境进行交互的,很正常的一个行为,它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提升人体对外界因素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力量,从而保护人体!但如果焦虑时间长、程度明显和焦虑内容不符的话,才是一种病态,才能叫“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它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

“急性焦虑”的表现是:突然心慌,呼吸极度紧张,有时候会有失控感,或者濒临死亡感。

“慢性焦虑症”的表现是:长时间的紧张害怕,对未来担忧,但又无明确对象和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焦虑症不是单一焦虑的,而是复合型焦虑,例如社交恐惧障碍(包含恐惧和焦虑),抑郁症(包含抑郁和焦虑)等等。

焦虑并不是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缓慢地积累起来的。一般总是因为有什么问题让你感到不能接受,但又一直无法解决,于是这种情绪不断地加强,神经系统也就不断地兴奋,物质不断消耗,最终无法维持一种平衡,就成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害怕失去,最可能害怕失去的就是生命!因为情绪本身就是用来保命的,不管你是否承认或清楚,焦虑症最终的害怕目标基本上是死亡,不管是自己或者是他人!一般人很少因为某件东西而引发焦虑症!

焦虑的终极目标往往是死亡

因为害怕失去,就无法放下,所以患者不肯认,也舍不得认!确实也不能认,认了就“死”了!但到底会不会死呢?死是你能一直防的吗?但人总是要死的,只要人不死,你就一直防着?那你还会有生活乐趣,还会有生活质量?

一般文化素质高的人,不容易焦虑,因为他们知识面广,又有深度,容易了解事物的本质,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焦虑的人,普遍是感性多,理性不足,又不肯学习,总是弄个半懂不懂,了解了问题的症状,找不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更找不到解决办法!(如果他们能把精力投入到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目标就会转移,也就不会焦虑了)于是只好想问题本身,把一个小问题的范围越想越大,越想牵涉越多,面越广,可能会导致的问题也就越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一个小问题想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最终无法自拔,陷入无尽的焦虑中 !而想了半天,就是没有想怎么去解决它,没有解决办法,那它会自己消失吗?不会的,所以他们每天都有得想,永远走不出想问题的怪圈!

要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而 不是问题

如果正常人,他能认清当前形势,判断如果不放弃是否会失去更多,是,就会认输,舍弃它;或者实在想不清楚,也就难得想,不管了,发展到下一步再说;而焦虑症患者也会判断,知道不放弃会失去更多,所以他们理智上是知道应当舍去,但从心底里觉得事情还能变好,即使不能变好,也不能放手,就是不肯放弃,两种想法互相斗争,成就了这种焦虑无法消除的局面!又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先找找看有没有对付的办法,只好先把要发生的众多的坏事预演一遍。但他们恰恰想不出办法来,反而把问题越想越大,于是就开始焦虑了!

大部分焦虑症患者,他们是知道自己不对,不应当那么焦虑,但因为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时不时地要刺激一下,最终陷入了这种的恶性情绪里!

让自己再次阳光灿烂

那如何来改变这种状态,让自己恢复昔日的风采,重新生活在阳光灿烂之中呢?

请期待下一篇“心态调节”——远离“焦虑”的 12个技巧(二)

你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如果你想了解健康知识,或者有任何疑问或者想法,请关注【@我的健康我掌握】,我将为你奉上各种健康知识,不光教你如何通过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还会用通俗的语言让你了解为何要怎么做,使你成为自己身体的守护者,让你生活得更幸福、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