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酗酒文化的鬥爭,俄羅斯“禁酒政策”如何拴住醉鬼的?

俄羅斯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偏寒,長年積雪覆蓋,飲酒抗寒本是無需爭議的飲食習慣。可由此養成的對於酒精的痴迷卻造成了不小的後果。眾所周知,過度飲酒一旦成為生活的常態,不僅對健康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且對社會秩序也將造成嚴重妨礙。

俄羅斯酗酒問題絕非小事,潛在問題造成的危害難以估量

雖然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統計數據有所偏差,作為傳統的酒精消費大國,俄羅斯的人均純酒精年消費量還是呈現逐年的上升趨勢。從1992年的7.1升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12.2升。更是在2010年達到15.1升,高居全球第四位,以及遠超歐洲平均水平。

俄羅斯的酒精消費還存在兩個特點,一是未登記的酒精消費量很高,這類的酒精是未經國家監管的,其生產,流通,以及消費的渠道都不受國家控制,這類的酒精也不包含在國家的稅收中,更不用說在國家紀錄的數據中顯示出來,這樣的特點暗含著兩個更大的問題:一是未登記酒精的安全性問題更加難以估計,通過這些渠道購買到的酒精造成的危險度更大,對公民人身安全的威脅性將是無法估量的。

另一方面,這種無法查明的酒精消費數額無法記載在官方公佈的酒精消費數當中,因而俄羅斯實際的酗酒情況比官方公佈的數字還要大得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酒精都屬於非法酒精,其中包括自釀的酒精飲料以及非飲料型的工業酒精,醫用酒精,以及作為日化用品的酒精。比如漱口水,鬚後水,香水之類。而俄羅斯公佈的數據中,這一類非法酒精佔據的比例更大。

因為未登記的酒精比登記過的合法酒精價格更低,對低收入人群是個不小的誘惑力,即使是作為非酒精飲料生產的,也會被這部分人群購買消費,勢必會對國家群眾的健康和安全帶來極大的衝擊。

第二個酒精消費的特點是,對烈酒的消費比重遠大於其它酒類,尤其是伏特加等高度數烈性酒精,屬於明顯“北方類型”的酒精消費。由於氣候的影響,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和土壤條件無法種植葡萄,缺乏了釀造葡萄酒的基本原料,而其豐沃的黑土地和平原卻又為糧食種植提供了絕佳的地理條件。因而,通過糧食來釀造的高度數烈酒在俄羅斯廣受推崇。

俄羅斯高緯度的地理位置使得冬季寒冷而漫長,即處於禦寒暖身的考慮,高度數的烈酒也是俄羅斯人民的絕佳選擇。這些原因也長久地形成和鞏固了俄羅斯人的酒精消費習慣和結構。與葡萄酒,啤酒等低度數的酒精飲料相比,伏特加這樣的高濃度白酒顯然使得身體吸收的純酒精含量更大,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人均純酒精年消費如果達到8升,會對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每超出1升,男性人口壽命將減少11個月,女性將減少4個月,濫用酒精已經導致了全球200萬人的死亡,過度飲酒也導致了全球近4%的疾病。俄羅斯的酗酒問題不容小覷。

應對危害國家安全的酗酒問題,多輪政策已經有序推進

2009年12月30日,俄羅斯政府就批准了《構想》從提高酒類消費稅和酒類產品最低零售價,降低酒精飲料可獲得性,限制酒精飲料廣告營銷,以及打擊酒類非法生產和銷售等方面來控制居民人均酒精消費量和取締非法酒類市場。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通過限制酒精飲料可獲得性, 是降低酗酒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俄羅斯採取了幾種限制酒精飲料獲得的方式,施行了夜間禁酒令,要求在晚23:00至早8:00禁止零售除啤酒等少數幾種酒類外的絕大部分的酒精飲料,此後又加入了啤酒的售賣禁令。甚至在俄羅斯的某些地區出臺了更加嚴格的時間和酒類限制。

另一方面,加強了對酒精飲料零售點的控制, 規定不允許在兒童機構、 教育設施、 醫療場所、 體育設施、 公共交通和加油站點等區域銷售酒精飲料。降低隨處都能買到酒精飲料的概率。除此之外,還對酒精零售店的面積進行規定,規定城市售點面積不大於50平方米,農村售點不大於25平方米,且均為流動售點。以防止聚眾飲酒的情況出現。

與此同時,酒精最低消費年齡也受到限制,其中最普遍的最低酒精消費年齡是18歲,如若向18歲以下人員銷售酒精飲料者將會受到處罰,再犯者甚至會被追究其刑事責任。將會面臨5-8萬盧布的罰款或者一年以下的勞教。

通過價格調節政策,也能降低酒精飲料的消費量。一方面限制酒精飲料的最低零售價,一方面提高酒類的消費稅。而基於俄羅斯烈性酒精佔比過高以及低收入人群對非法酒精的高度消費,俄羅斯政府在頒佈價格政策時也制定了有差別的消費稅額。這樣,不僅能抑制居民酒精消費,還能合理調節酒精消費結構。

除此之外,通過打廣告等各種營銷方式也是對酒精飲料進行宣傳, 刺激其消費的主要方式。而這種方式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更是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所以俄政府出臺規定不允許宣傳飲酒有益身心健康,並應當標明過量飲酒有害健康,還要重點關注未成年人,其廣告的受眾不得是未成年人。並且出於調節酒精飲料消費結構的考慮, 對啤酒及啤酒飲料製品,還有一些本地出產的葡萄酒放寬了其限制。

禁酒政策成效已初步顯現,回首反思還有哪些後遺症?

自俄政府出臺《構想》 以來, 此次反酗酒措施在俄羅斯近十年來,數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推行的反酗酒運動最強烈,效果最好,作為戈爾巴喬夫執政初期的一項重大社會改革政策, 當時的反酗酒運動規模大、 範圍廣、 力度強, 影響十分深遠。

除採取大幅提高酒精飲料售價等價格調節措施, 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嚴厲的行政干預措施。大幅削減酒類產量,大量關閉釀酒廠,嚴格限制酒類銷售,除專門商店外禁止銷售酒精飲料。加大對酗酒行為的處罰力度。

這場轟轟烈烈的反酗酒運動取得的效果格外顯著,其中世界衛生組織最為擔心的人口質量和居民健康等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其次是酒精飲料消費結構也能有所改善。政府通過實施有差別的價格調節政策、 放寬啤酒及國產葡萄酒的廣告限制等有針對性的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烈性酒在酒精飲料消費結構中的佔比。

但這些過度的行政干預使得經濟發展損失巨大, 包括大幅削減酒類銷售額造成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嚴格限制酒精飲料銷售導致民眾排隊購酒, 促使民眾搶購食糖和酵母等原料用於自釀酒精。 工業用酒精、 醫用酒精和日化用酒精等酒精替代品消費大幅上升, 給居民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

而此後,俄政府更是有意放緩禁酒力度,這也是此前嚴苛的禁酒制度帶來的一系列的反彈導致的。其中合法酒精消費量下降與不合法酒精消費量上升的矛盾, 這造成了俄羅斯非法酒精飲料市場氾濫。尤其在通貨膨脹,居民生活水平增長緩慢的情況下,非法酒精的銷售份額上漲很快。

與此同時,居民酒精消費量下降也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減少。 國家不得不重新權衡兩者的重要性。酒精飲料銷量下降將會直接導致繳納至國家財政的進口稅和消費稅等稅收收入減少。其次,因為限制合法酒精飲料消費直接導致非法酒精飲料消費增加,這同樣給國家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不得不承認俄羅斯政府近年的反酗酒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中與酗酒相關的居民健康指標等均有所好轉, 而居民酒精飲料消費水平也在逐年下降可是與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人均純酒精年消費量的合理範圍相比,都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此外, 在俄國內非法酒精飲料市場氾濫的背景下,要取締非法酒精市場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要實在地解決俄羅斯的酗酒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策改良之功。這需要綜合地考慮社會經濟,文化傳統和民眾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既能降低居民對酒精的消費,加大對非法酒精市場的打擊力度。又能夠兼顧到民眾的心理,顧慮俄羅斯的傳統文化,使得居民健康和政府經濟利益達到某種平衡的狀態,仍需一個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科科夫佐夫回憶錄》

《弗拉索夫農村生活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