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年榜样④】田超:黄河源头撒下光明的种子


编者按: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青年,一直都是最活力的青春群体,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青春是岁月的另一种延长,留下深深浅浅的时间印痕。即日起,共青团青海省委和青海在线网共同推出大型人物故事报道,充分展现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时工作中的青春担当。五四青年节期间,让我们一起听听第23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心声,一同回顾那些奋斗的青春故事,感受年轻的力量。

田超(中)入户向牧民讲解有关政策

青春的色彩挥洒雪域高原,铿锵的誓言响彻黄河源头。四月的早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玛多大草原上时,早起的田超已经坐在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说,这里海拔高,睡不着觉,还不如早点起来做事。

初上高原,青春路上挥洒汗水

今年31岁的田超是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2007年参加工作,现任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经理、玛多县扶贫局副局长(挂职)。

说起第一次来青海,第一次去果洛州,第一次去玛多县,他心中有许多的感慨和难忘。他忘不了第一次坐着火车来青海时,越走越荒凉的心;忘不了第一次去玛多县晚上睡不着觉,胸口发闷难受至极。这样的难忘,他说一辈子都会记得,还要讲给孩子们听。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田超的青春时代。2007年,田超从西安电力工业学校毕业,毕业后他选择了来青海工作。“来青海之前,我在地图上看到了互助、平安、民和等地方,但我不知道果洛。”田超说。

2007年,到青海报道后,公司将他分配到海南供电公司玛沁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年,3年中,他熟悉了高原的生活,也适应了高海拔的工作。“刚来这里时,氧气不足,走路都气喘吁吁,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好了。”田超说。

从2010年到2016年,他一直在果洛供电公司营销任职,6年中,他的脚步走遍了果洛的山山水水,他的汗水洒在了青春的路上。他说,在那么艰苦的地方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尤其在冬天的排查中,冒着风雪工作的那种艰辛无法用语言表达。

田超(左)慰问农户

2016年开始,他担任国网果洛供电公司营销部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这样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心更强了,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但他在工作中仍然兢兢业业,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为老百姓做好管理和服务。

从2017年8开始,他担任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经理,玛多县扶贫局副局长等职务。职务越多,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他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用最大的激情来做好本职工作和做到创新,让公司放心,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一个人只有用心担负起责任,那么才能创新更多的工作。田超就是这样一位富有激情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总喜欢创新,喜欢琢磨一些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他说,工作就要创新,工作就要会干。

青海省玛多县位于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300米,地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县之一。2017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筹备接收玛多电网之际,拥有多年高原工作经验的田超主动请战,来到这个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艰苦的贫困县工作,不仅顺利完成电网接收工作,还带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大力推进电网建设,推进玛多电网旧貌换新颜,彻底改变了一根线贯穿整个县城的历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电力支撑。

“玛多不住店,花石峡不吃饭”是当地流传的谚语,可见平均海拔4300米、处于断氧层的玛多县自然条件之恶劣。

采访中了解到,从2017年到2020年,他用三年时间改造了玛多电网,建成了青藏高原首个清洁取暖示范县,首个清洁取暖创新工作室。目前,经过不懈地努力,已建成27.03万平米的取暖面积和23600千瓦的电锅炉负荷,初步实现了县城清洁取暖全覆盖,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使命。

田超入户向牧民讲解用电方法

说起当初的玛多电网改造,田超说,当时的工作压力太大了,既要保护生态,还要抢时间,我们全体员工都派上去了,每天干10多个小时以上。“玛多夏季的风吹在脸上都疼,我们的工人冒着风吹日晒,赶时间、抢进度,最后完成了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说起当年改造电网的经历,田超的脸上还有一丝激动。

扎根基层,让青春留下痕迹

岁月无语,青春有言。2017年开始,田超兼任玛多县扶贫局副局长,为玛多县的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他的助力下,2019年5月该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他说,“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虽然有些事情做起来艰辛,但做事情的决心是永远不变的。”

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田超带领广大青年职工,用心服务国网扶贫光伏电站建设工作,从建设用地的选定、施工电源的接入、上网线路的建设和前期手续的办理等工作,最终4.4兆瓦光伏电站在全省率先建成,该电站正在以每天2.7万千瓦时的发电量助力玛多县“脱贫摘帽”。同时积极争取1200万元资金为1541户移民搬迁户和71口水井进行通电,用2年半的时间共向当地投入电网改造资金4.5亿元。

2017年12月,玛多县刊木青村发生了雪灾,积雪深度达到8厘米,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田超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号召同事捐款,没多久就筹集了两万多元。

正当他要把钱送去时转念一想: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拿到钱也没用啊。还是购买草料送去吧,这里的大多数村民都是以放牧为生,牛羊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当村民们收到田超和同事们送去的救命草料时,眼角泛着泪花,嘴里一直重复着“瓜真切”“瓜真切”(藏语意思:谢谢!) 。

田超(中)入户慰问贫困户

多年来,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户和三江源生态移民用上电、用好电,他开创了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延伸一米,沟通多说两句”服务新举措,坚决贯彻“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公司宗旨,让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旗帜在黄河源头高高飘扬。

“我们不仅要建好玛多电网,还要把国家电网的优质服务、优秀的企业文化带过来,扎下根基。”多年来,田超始终牢记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殷切嘱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学文化、学制度、学管理,推进形成了“感恩政府、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田超任玛多县扶贫局副局长以来,他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玛多县定点扶贫属地管理责任,通过驻点蹲守和多方奔走,协调完成了9000多万元、40个扶贫项目的精准实施,全力协调扶贫光伏电站建设落地,监督医疗、助学等救急难项目精准到户,圆满完成玛多县定点扶贫各项工作任务。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田超从春节前夕一直坚守在玛多县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亲自带领“黄河源”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易地扶贫搬迁点巡视检查客户用电情况,并向刊木青村贫困村民肉洛等人送去了慰问品,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老人的用电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老人们过上一个祥和亮堂的春节。

疫情期间,众多领导干部不是在疫情卡点上执勤,就是在回访疫情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田超不畏严寒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卡点布置照明线路。同时与该县公安局、卫生局等单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服务队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前往卡点进行排查,主动向返县人员宣传网上办理用电业务流程。截止目前共向县域5个卡点进行通电,组织志愿者服务20人次,充分发扬央企的担当精神,也让党员服务队的旗帜高高的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田超(中)和同事在一起商议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时光荏苒,伴随着果洛地区电网的建设发展,他已成长为支撑果洛地区电力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模式,深受领导同事和藏区老百姓的好评,先后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模、优秀党务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果洛州青年岗位能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服务明星等称号。2020年4月,他被共青团青海省委和青海省青年联合会授予第23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这些称号来之不易,是他用勤劳的双腿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他青春的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足以证明,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需要我们低吟浅唱,留下痕迹。

从校园走向高原,从高原走向河源,再成为青春奋斗的楷模,他用10年的青春岁月,不断追寻着人生的高度。很多人问田超为什么选择高原工作,他笑着说:“因为名字里有‘超’这个字,小时候总有人叫我超人,久而久之我也想做一个‘超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在玛多这么久,我才发现真正的超级英雄可能都是身边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着每一寸深爱的土地。如果超人会飞,那我最想飞跃到三江源的上空,撒下光明的种子!”田超微笑着说。 (文/刘志强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