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好几年了,低密度脂蛋白还在不断下降,会不会出问题?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有高血压好多年了,自三年前发生脑梗塞后,就一直按医生的要求服用降压药、降脂药,也会定期服查。每次复查血压控制的很平稳,但低密度脂蛋白都会比上次有所下降,最近一次已经到了1.2mmol/L附近,他担心低密度脂蛋白过低了会不会出问题,毕竟这也是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他想问这样正常吗?该咋办?

【医生评析】

首先,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是必须要做到的硬指标,尤其是发生了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人,最低控制目标应小于1.8mmol/L,如果曾经有过复发,则还应更加严格地控制在1.4mmol/L以下。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得越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效果会越好。但正像张先生所担心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如果过低影响了正常生理功能该咋办?

医学研究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发展中,低密度脂蛋白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将脂肪运送进血管内皮所必须的运输工具,其水平越高血管中积存的脂肪越多,脂肪变性形成的粥状脂质物越多,血管病变的程度就会越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对于存在损伤血管内皮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对已经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1mmol/L以下,血管病变的进展将会停止。对于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的人,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将可有效阻止心脑血管病的再次复发;如果曾有过复发,将需要至少控制在1.4mmol/L以下。

由此可见,从理论上来说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得越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与进展的获益越大。那么,是不是所有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人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越低越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医学上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没有最低线,且即便是服用了他汀类降脂药,其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会随着服用时长的延长而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0,即使低密度脂蛋白低于了1.0mmol/L也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因此,服用他汀降脂药的人不必担心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得过低对身体带来损害,加之随年龄的增大血管本身就会不断老化而发生生理性的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下降对延缓血管老化还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此,对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人如肝转氨酶没有异常,也没有肌痛等问题,即便低于了控制目标较多,也可以继续坚持服用。如果从减轻经济负担的角度来说,可以尝试减半服用,但有些人减半服用后低密度脂蛋白会迅速反弹而达不到控制要求,仍然需要恢复原有服药量。

此外对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很多的人担心对肝肾的损害,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他汀有很好的耐受性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而坚持服用所获得的对心脑血管的保护却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吃他汀药是为了降血脂,天天早餐吃一颗鸡蛋,会不会白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