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6位中国人幸存,揭开100多年的屈辱真相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6位中国人幸存,揭开100多年的屈辱真相

“永恒的经典”背后震惊世界的悲剧:

“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赢得了这张船票,它让我遇见了你,我很感激。”

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 被称为“永恒的经典”,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勇敢的追求真爱和为爱献身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无数人。杰克和露西之间的爱情超越了阶级,也在船撞到冰川而沉没的生死之前超越了生命。这份伟大的爱情所发生的背景,也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而就在这件震惊全世界的沉船事件中,有6个中国人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但他们虽然躲过了死神的魔爪,却在上岸之后惨遭污蔑,人格受到侮辱,在百年后的今天,历史的真相终于被揭开,他们也终于得到了迟来的尊重。

泰坦尼克号从现世之初就广受关注。据说,泰坦尼克号由于材料和设计的坚固,号称“永不沉没”再加上其庞大的体积和奢华的装修,被誉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

1912年4月,这艘赫赫有名的邮轮开启了她从英国驶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就在4月14日晚,船员紧急报告信心满满的船长——前面有冰山,我们躲不过去了!

没过多久,泰坦尼克号就与这座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巨大冰山相撞,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泰坦尼克号声称的坚固在冰山面前毫无抵抗力,船体瞬间成为两截,最终只能慢慢沉没。而在船沉没过程中的两个小时四十分钟里,船上的乘客们的逃生过程揭露了人性在生死攸关时的选择。

这次悲剧的最终结果是,泰坦尼克号沉入了大西洋底,残骸一直到1985年才被打捞出来重见天日,超过1500位船员和乘客丧生,其中仅仅333具尸体被寻回。

而有幸活下来的700多人里有6位中国人,他们的生还故事鲜为人知,而当他们九死一生重现世间之后,他们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受到了人身攻击。百年后的今天,真相终于大白,也还了他们一个公道。

随泰坦尼克号沉底多年的冤屈真相

那么,那八名华人究竟是谁,在英国做什么,又为什么要去纽约呢?

首先,那八名华人是英国唐纳森轮船公司雇来的华工,从英国去往纽约,将在由美国运送水果前往古巴的阿那特号船上做锅炉工。那他们又为什么会出现在泰坦尼克号上呢?当时英国煤矿工人发起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罢工,煤炭存储量急剧下降,许多船只也因此无法出航,只有泰坦尼克号依然能够按时航行。

公司为他们购买了泰坦尼克号三等舱的船票,虽然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奢华非常,但是三等舱的环境非常恶劣,不仅位于船的最底部,而且空间狭小,十分拥挤,是穷人们窝居的地方

在当时,阶级分化十分严重,富豪和贵族享受着最优质的待遇,不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连生命也比穷人们显得金贵。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船上的救生艇也是优先派发给富人们用于逃生,最后轮到三等舱的穷人们时。

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纪录片中展现的数据显示,头等舱的幸存率是63%,二等舱的幸存率为43%,三等舱的幸存率仅为25%,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所彰显的是残酷而丑陋的现实——穷人的命不是命

在没有救生艇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丧失了生的希望。万幸的是,有5个中国人发现了一艘小船,虽然这艘小船是破损的,几乎没有什么用,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坚持划着这艘小船,在大西洋上寻找一丝生机。

剩下一位幸存的中国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叫方朗,只有一块破门板供他在海上漂浮。于是他把自己绑在破门板上,并用铰链来确保绳结不松,就这样漂浮一直到救援的船的到来。

当他们上岸时,本以为得到的是温暖的安慰和热烈的欢迎,但是正好相反,其他的幸存者都被美国敞开怀抱迎接,而他们面临的却是质疑和敌意。人们纷纷猜测他们是怎样存活下来的,美国媒体恶意揣测他们抢夺了老弱妇孺的逃生机会,指责他们“贪生怕死”

这都是由于美国在1882年5月6日签署了一部法案,它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法规,将所有的华人劳工拒与美国之外长达10年之久。由于这六个华人身份的特殊性,他们被美国拒绝了,被赶出美国,受到了及其不公平的待遇。

幸存华人的淡然大气和富豪们的自私

面对媒体的胡乱杜撰和恶意攻击,幸存的华人们因为不会英语而无力反驳,只能眼睁睁地感觉到这样的言论成为主流,他们也遭到了别人的误解。

但事实上,他们不但没有剥夺任何人生还的机会,还拼尽全力帮助别人脱离险境。根据一位二等舱的幸存者的证词,当时方朗身边的水手脱力划不动桨,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过桨就划起来,为身边的其他幸存者制造了更多生还的可能。

可惜这历史的真相在多年后才大白于天下。而那几个幸存的华人,只能默默地把受到的冤屈和不公都吞进肚子里,承受着不应得到的谩骂,不再与任何人谈起此事。反观当时的某些富豪,信奉“苟活于世,不择手段”,为了苟活毫不犹豫地将他人挤下救生艇

。这样的行为和那六个华人的自救行为,反差之大,令人哑然失笑。

《泰坦尼克》中那令人动容的爱情不仅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爱超越了阶级,超越了世俗,更在于他们甘愿为了对方能活下来而付出自己的生命。理想的爱情所在的现实背景中,却是那么多的自私的富豪,为了自己的生命不顾他人安危,在上岸后又将自己的自私行为扣到无辜的华人身上,令他们蒙冤。多么可笑啊!

后来,这几位华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可能往事随风的态度才是最适合他们的。他们有着博大的胸襟,包容这受过的不公,也对未来的生活从没有放弃过。这样淡然的处世之道不禁让人深深折服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