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秀拉,为何梦中的自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自己?

01最好的女友睡了自己的丈夫

当奈尔打开卧室房门的时候,她看到裘德和秀拉在一起。一个是自己的丈夫,而另一个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两个人的同时背叛让奈尔崩溃了。

她傻傻地企图让他们俩解释清楚,结局却是,秀拉只是托着下巴坐在床上,无视她的存在。

而裘德则毫不在意她的感受走到她身边说,我会回来取我的东西,留下奈尔独自蜷缩在狭小的卫生间,瘫倒在马桶边,流着最痛最绝望的眼泪,凝固在心底成为谁也不能触碰的硬伤。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秀拉》,是人生中不会遇到超过10本的好书,是那种足以裂土的书,讲述了在1919年-1965年,黑人女性至暗的四十年的岁月,秀拉和奈尔经历成长、友谊、背叛、抗争、妥协和醒悟的全过程。

在莫里森的笔下,这部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美,如热带草原一般饱满、鲜活、浓烈、缤纷,给读者带来热水澡一般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

02教育和亲情的缺失,让秀拉完全没有正确的认知,对生命也缺乏最起码的敬畏

秀拉和奈尔都是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平息的时光,伴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在美国梅德林镇黑人聚居区悄然长大。她们性格迥异,却心灵相通,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

面对生存的困境,奈尔选择了按部就班,逆来顺受。秀拉却奋起反抗,离经叛道,没有人告诉她该怎样好好长大。

秀拉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和祖母也对她放任自由,尽情生长。就像一株壮丽的红杉,即使死亡,也是壮阔优美的,也是轰轰烈烈的。

在秀拉最需要亲人支持的年龄,她却听到了最爱的母亲说并不喜欢她。在最需要教育和引导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外祖母却忙于和一个又一个的情人幽会。

当秀拉失手淹死伙伴儿小鸡,好友奈尔只是站在她这边,握住她的手,冷静地安慰,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死亡的真正意义。

当她听说外祖母把小舅舅一把火烧死,当她看到母亲被熊熊燃烧的烈火吞噬,没有人告诉她这是为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教育和亲情的缺失,让秀拉对生死、是非、纯洁与爱情,家庭与幸福,完全没有正确的认知,对生命也缺乏最起码的敬畏。

秀拉继承了外祖母的蛮横乖戾和母亲的自我放纵,又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以扭曲,为自己创造了这种离经叛道的扭曲生活方式。

秀拉不明白自己只是和好友奈尔的丈夫睡了一觉,她又没有杀了裘德,怎么能说是自己抢走了她的丈夫呢?好友奈尔怎么能这样小气呢?

曾经他们是那样的亲密,毫无保留地分享所有的欢乐,痛苦、困惑、迷茫和秘密,她们早已经融入了彼此,成为了对方生命中一部分。

对于她们来说,那种心灵相通,相互依偎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她们无法理解对方,也无法说服对方。

03需要爱的秀拉,不给她留下一丝想念的云彩

有着原生家庭劣根的秀拉,毁了好友奈尔的婚姻,仍旧我行我素,与镇上的其他男人随意在一起,让人们很是看不起和厌恶她。

直到遇见阿贾克斯,这是一个极度追求自我和自由的魅力四射男人,只有他能够与自己进行真正的身体和精神交流,能够看懂对方的每一个眼神。

阿贾克斯总是听的多,说的少,在他的面前,秀拉能够畅所欲言,尽情展现自己的慧黠和能干,并真切的体会到自己这样的女人才是他需要的。

但是他不愿意被秀拉禁锢,也不甘于一辈子守着她过日子,他喜欢靠着机场铁丝网翘首张望,在飞机库流连忘返,冲上云霄的梦想早已经深深印刻在这个男人心中。最终阿贾克斯离开秀拉,走得彻底干净,不给她留下一丝想念的云彩。

他走的是那么残忍,把所有曾经送给秀拉的礼物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他遗忘在俩人房间的驾照,也是写着陌生人的名字,原来,秀拉对他这样一无所知,在他们生活的空间里面,连他的一点味道都不曾存在。

秀拉被完全摧垮了,彻底病倒,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04不管选择哪条路,都要和规则结合,才能摆脱不公和阴影

在当时面对种族歧视和男性权威的大环境下,秀拉是奋起反抗的悲剧。之所以是悲剧,就是她的所作所为源于童年教育和亲情的缺失,让她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

秀拉死了,最终她以惨痛的失败告终,在众叛亲离中,没有人为她的死感到悲伤。

她拒绝将命运寄托在男人身上,却睡遍男人,再抛弃他们,毫不留情的撕碎他们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是颠覆了男性的地位,她做着恶魔,是一种“恶”的力量。

但是她的“恶”却促成了好多“善”,让底层社会的人们更加和谐,她不是一个愿意接受束缚的人,始终都在追求个人身份和个体价值。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在作者莫里森的眼中,秀拉所代表的那种以反叛为内容的“恶”只是一种不同的力量,而非异己的力量,不应该被消灭。

可能我还是没有理解秀拉那种孤注一掷的勇气,虽然很勇敢,但是代价极其惨重,永远成为了那个时代毁灭的痛楚。

渴望追求自由和幸福,以自由之名强行剥夺别人的权力,和以爱之名欺骗玩弄别人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卑劣。永远不会得到公正。

规则是为了更多的自由,一个人越是放纵追求自我,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丧失自我。

不管选择哪条路,都要和规则和真正的自我结合,去迎接各种歧视、不公和阴影,才能飞过汪洋大海,顺利抵达彼岸。#陶子桃花源读书会##首届书评创作大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