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后一个印尼原始捕鲸村

照片的故事 20

地球上最后一个印尼原始捕鲸村

2017-2018两年7-8月间我与几个摄影爱好者为寻找和拍摄世界上最后一个传统捕鲸村在印度尼西亚各海岛间穿梭探寻。传说中最后的古法捕鲸者驾木船徒手掷竹竿铁钩叉在惊涛骇浪中与海洋巨无霸们搏斗以争口食。

据说这个村庄在印尼索洛群岛中的拉姆巴塔岛南面,有一个名为拉玛莱拉的小村庄,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里几乎无法发展农业,因此全村人都靠打渔为生,而他们的捕捞重点不是小鱼小虾,而是海洋中最难惹的家伙们——鲸鱼、鲨鱼、蝠鱝、海豚等。由于拉玛莱拉人捕鲸是为了生存食用而不是营利,接受过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与认可,捕捉数量有限也不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相关规定的限制。为了目睹和纪录“地球上最后的传统捕鲸者”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探秘之旅。

第一次2017.8去行程两天。我们一行人向着大至的方向从巴厘岛飞行一个半小时到毛梅雷岛,再经过六小时的吉普车行驶到海港,住宿一夜,第二天四小时的海上航行,再经过盘山路颠簸四小时,当见到了海边二十多间鱼排茅草房时才相信这是我们在谷歌地图上搜寻过无数次疑是拉玛莱拉村的地方。第二次于2018.7

由于每年5月至10月期間,鲸魚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迁徙,這些巨型生物正好经过拉姆巴塔岛的門口。因此拉姆巴塔岛拉玛莱拉村每年五月一日开始捕鲸到七月达到高峰期。而近年来随着各类鲸、鲨数量的锐减像抹香鲸、虎鲸等大型巨兽一般只能捕十只左右,这个现象已开始影响到岛上渔民的生存问题。

来到拉玛莱拉村的海边一眼望去海滩上残留着大量海中巨兽的骸骨这也见证了数百年捕鲸的历史。第二天我们正好遇到了少有的渔汛和大丰收,数条木制捕鲸船捕捉到5头鲸鲨、20多只蝠鱝(魔鬼鱼)。看到拉玛莱拉村渔民的欢乐和满海滩肢解的海生物的遗体,我们来至文明世界的人们心情复杂不知是喜是忧。第三天我们也随渔民驾着可以乘坐10人左右的简易木船在海上漂泊7个小时体验古老而传统的捕鲸过程。大浪、颠簸、晕船、暴晒、危险以及拉玛莱拉人跳跃扎鲸与巨兽们搏斗的场景让我们终身难忘。

2018年7月我们再次前往拉玛莱拉渔村庄,终于看到捕捉到3头十吨左右抹香鲸的全过程,场面刺激残酷仿佛让人回到了远古的骑士年代。据长期居住在拉玛莱拉渔村的德国作家马克给我们讲述了历史上最多一天的捕鲸量为5头,最大捕过1头19米长的抹香鲸,用二十多条船才拖回来。2018年1月至7月的捕鲸量为7头。4月份2头,5月份1头,7月4头。这次我们能看到一次捕捉3头抹香鲸已是莫大的荣幸。之后一周我们苦苦的等待能再次出海体验,结果浪大一直未果。我们在采访中还看到村里有一些断胳膊断腿的老人这都是在捕鲸过程中被绳索伤害,今年5月的捕鲸过程中一位年轻的捕鲸者在跳跃刺鲸后被鲸尾拍打到海底,至今未见到尸首。

为了能够捕到鲸鱼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现鲸鱼,这是由村中的捕鲸能手在海边瞭望完成(见下图),如果发现有鲸鱼游过海峡(鲸鱼的呼吸喷水)则敲钟报信,随即渔船倾巢出动。整体指挥由经验最足威望最高的渔老大担任,乘动力木船拖拽十几条无动力木船载着捕鲸者冲向鲸鱼。当接近鲸鱼时动力指挥船与无动力船分离,捕鲸者利用木船的惯性和奋力划桨合围鲸鱼完成捕鲸全过程。

每周四,拉玛莱拉渔村庄附近有个著名的传统的易物市场开市,渔民们会用自己的干鱼肉鲸鱼肉换来一家人的各种生活用品,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在这个原始村庄依然在延续。

通过这两次探访见证了传说中拉玛莱拉人在为了生存而冒着生命危险在风口浪尖上夺食的不易。也让我们更多的去思考人类的生存和海洋、环境与保护的问题。

注:我们同时也发现一个与往年不同的情况,随着村民收入的多元化,渔民的出海率已大大下降。这里多半指的是子女和部分渔民外地打工收入资金回流,如上图中合影的那名女子是到香港打工做印尼佣,挣来的钱用于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

人文纪实摄影师

米格-21看世界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商旅时代》杂志签约摄影师

汉口学院传媒艺术学院摄影专业副教授

想了解更多的摄影小知识小技巧,欢迎加入瞳镜影像微信群,每周三晚上九点整,评片会准时开始!

微信搜索:瞳镜影像

瞳镜摄影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