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华电动化进程再落一子,3款新车将于4月下旬陆续上市

日前,水滴汽车APP通过丰田官方了解到,丰田品牌在华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型C-HR EV/奕泽 E进擎和雷克萨斯品牌量产纯电动车型UX 300e将于4月下旬起陆续上市销售。此举意味着,丰田升级电动化战略后再落一子,正式迈入产品端。

我们最初认识的丰田电气化产品,源于1997年上市销售的世界第一款量产HEV车型——“普锐斯”。在此之后,通过HEV开发过程中的长年积累,蓄电池,电机,动力控制单元(PCU)等电动化车型开发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得以不断进化和应用,丰田也成为了唯一拥有包含HEV、PHEV、EV、FCEV在内的全方位电动化产品开发的汽车厂家。

随之而来的凯美瑞双擎、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等产品相继面市,让我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丰田“双擎”概念,而且消费者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以至于汽车圈长期流传着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一种则是其它。

继“双擎(HEV)”“双擎E+(PHEV)”之后,作为“擎”家族的再次升级,丰田将EV技术命名为“E进擎(EV)”。更名后的首批纯电动产品,便是C-HR EV和奕泽 E进擎,两款新车将于4月下旬正式上市。

根据官方透露,C-HR EV/奕泽 E进擎将搭载容量为54.3kWh的三元锂动力电池包,其13.1kWh/100km的电耗性能达到了同级别领先水平,在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到400公里。此外,在动力输出方面,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204Ps),峰值扭矩为300N·m,最高车速可达160km/h。

在此前的试驾过程中,燃油版C-HR/奕泽IZOA的动态表现,给笔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C-HR EV/奕泽 E进擎同样基于TNGA-C平台打造,采用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独立悬架组合。并通过采用将电池包搭载在车身下方的设计,在不牺牲车内空间的同时,降低了车辆重心。同时将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车身刚性。车身的抗扭刚性比现款C-HR/奕泽IZOA提升20%,重心比现款C-HR/奕泽IZOA降低了14%。

此外,通过对悬架进行重新调校,使得原本在C-HR/奕泽IZOA上广受好评的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再次提升。另外,新车在追求加速感受以及油门响应的同时,还配备了可以根据驾驶环境和驾驶员喜好来调整减速度的功能。该功能与“单踏板模式”无异。

除上述两款车型外,雷克萨斯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UX 300e也将同期上市销售。作为雷克萨斯电气化的首款量产车型,UX 300e基于雷克萨斯UX跨界车打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UX车型的独特设计与实用性,并通过电动汽车特有的性能优势,在保留出色公路行驶性能的同时做到零排放。

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动力电池安全方面,丰田充分利用HEV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采取了以下4项措施保障电池包的安全:

1. 通过将高电压回路设置在电池包中央,并用冷风管把电池包内部包围起来的构造形成缓冲区来保护电池单体和高压回路。

2. 为了提高防水和防尘性能,电池包被设计成了密闭结构。密封材料采用密封胶条,同时兼顾了防水和防尘性能。同时,在电池包底部进行了防锈涂装,确保防锈性能。

3. 对于电池包内的各种零件,配置了能够对必要部分进行多重检测的感应器,在有异常发生时,可以适时进行控制。

4. 丰田还反复进行热稳定性(外部火烧)、挤压、浸水等一系列试验,确保EV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据丰田官方透露,将以C-HR EV/奕泽 E进擎为起点,加速EV车型导入步伐,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市场共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丰田在2017年提出了“到2030年电动化车型销售550万台以上”的目标,并在去年把此目标提前了5年,希望通过电动化车型的推广普及,尽早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实现“到2050年新车行驶过程中CO2排放量相比2010年减少90%”的中长期目标。

水滴观点:

从产品角度来看,C-HR/奕泽IZOA的造型设计略显激进,颇有小众车型的意味。因此,同平台衍生出的C-HR EV与奕泽 E进擎,可以看作丰田在中国开启电动化战略的“试金石”。丰田可以根据新车收获的反馈信息,对后续上市的E进擎车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改进与优化。

所以,“2025年实现电动化车型销售550万台以上”的目标看似激进,但推进过程仍保持着丰田一贯的谨慎风格。


文/徐再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