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举手就能养脾胃!每天这样30次,好脾胃自动上门来!

据统计,全球约5亿人患有胃病,中国就有1.2亿,可以说是“胃病大国”了。


而提到了胃,就不得不说下脾,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一对好搭档。



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是运输公司。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会在胃里初步研磨、消化,之后,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去掉其中的糟粕,把“精华”——营养物质转运到全身。


所以,如果胃功能不好,脾的运输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人体各处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身体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脾胃差的9个症状


1、头重如裹


头重与头痛不同,其最常见的感觉为:头很沉重,蒙蒙的,像混沌状态,神情恍恍惚惚的,如同头部裹了一块湿毛巾,眼睛睁不开,睡醒后要很久才能彻底清醒,下雨天表现更为明显。


这是由于脾有升清的功能,人体脾胃一旦虚弱,就容易出现湿邪困脾, 脾的运化不利,清阳就上升不到头脑,头就会感到沉重。


解决方法:手指梳头,人为地将清阳引到头部。


2、面色发黄


如果脾的气和津液不足,就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以致于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萎黄”,这正是脾虚的表现。


所谓萎黄,就是枯萎的没有生气的黯然无光的黄,更接近于土黄色。


解决方法:经常吃些小米粥。



3、口水多


中医有言:“脾主涎”,所以说,脾之水、脾之气就是通过这个“涎”表现出来。


一个人脾气充足了,涎液才能正常工作,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食物。


如果脾气虚弱、固摄能力不强,“口水”就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就表现为不分白天黑夜地易流口水。


解决方法:喝点姜枣茶。

4、嘴唇出现异常


《黄帝内经》中提到:口唇者,脾之官也。说的就是透过嘴唇可以看出脾胃的问题。


正常的嘴唇是淡红的,有微微的光泽。


如果嘴唇非常红,鲜红,像涂了口红一样,多意味着脾胃有热,小孩积食后多有此表现。


如果嘴唇发干发裂,则属于脾阴虚。


如果嘴唇发紫,说明脾胃受寒了。


如果嘴唇发白,说明脾胃运化不力,消化不良。



5、口气重


正常人清早起来偶有口气是正常的,但口气全天不去,则预示肠胃问题。


其主要是由于脾胃运化不利或饮食过多,导致饮食物积聚于胃肠、发酵而生成异味,从口中溢出而成为口臭。


6、舌苔中部厚腻


平日我们观察舌苔时,一般认为舌苔中间区域代表脾胃。


此处的苔白、薄是正常的,如果厚,说明有积滞;如果厚黄,说明积滞化热;如果厚白,说明脾胃寒湿;如无苔,说明脾胃阴虚严重;如中间突然出现裂痕,则说明胃气有伤。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


要想脾胃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但养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生活方式上做些改变,另外,做些简单的运动加以调理。


1、吃对食物,规律饮食


快节奏的生活,也要按时按量吃饭,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


此外,还要少吃冷饮。冷饮有收缩胃内血管、减少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对消化很不利。


由于黄色食物在五行中与脾对应,夏季常吃黄豆、南瓜、马铃薯、玉米、香蕉等,可促进脾胃健康。


2、单举手臂,可调脾胃


中医认为,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要顺应各脏器气机的变化规律。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说的是食物经胃部腐熟,需要下行进入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气则把食物精华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


通过脾胃升降有序的运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八段锦中记载的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正是利用这一机理,对于调节脾胃很有用处。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 一套完成后,换为右手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事项: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