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自己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如果你看过《不遇》,就能体悟过那种求见却未见的怅然感,那么有没有一种不遇而遇:在直达目标的过程中,享受过程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遇见真正的自己。今天这首诗我带你来体验这种感觉。

诗的篇幅较长,内容不难理解。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诗人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在“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中“颇得清净理”,最终达到“自足荡心耳”目的,所以才有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的潇洒。诗人未遇而“遇”,其实是遇到了真正的自己: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目标、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倾力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别忘了过程中的风景,我们总是在遇见自己后才能更好的遇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