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捣毁苏州市最大非法买卖“陆龟”交易群体

近期,吴中公安分局紧紧围绕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全警动员、全力投入,开展“蓝剑1号”专项打击行动,对妨害疫情防控、损害企业权益、危害安全生产、侵害民生利益等违法犯罪问题重拳出击。截至目前,已破获各类案件220余起,抓获相关嫌疑人290余人,抓获在逃人员46人。其中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是“蓝剑1号”行动的重要内容。

一条球蟒牵出案中案 非法交易保护动物

2019年12月,吴中警方根据苏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提供的线索,抓获两名非法收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球蟒的嫌疑人张某、王某。两名嫌疑人主动交代他们经常在“爬行动物”微信群和网友交流分享饲养经验,其中有两人经常交流一种乌龟的养殖方法。

通过张某、王某提供的图片信息,民警发现这种乌龟名为辐射陆龟,属于国际濒危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附录,等同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该二人不仅在群中交流饲养经验,还涉嫌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南区派出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始侦办工作。经过数次摸排两人的活动轨迹,会同属地派出所,3月16日,一举将嫌疑人俞某和薛某抓获归案,并在两人家中查获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辐射陆龟6只、苏卡达陆龟1只、赫曼陆龟1只、犀牛鬣蜥1只。

“龟”友圈浮出水面 警方捣毁一交易群体

俞某、薛某落网后,其背后错综复杂的“龟”友圈也慢慢浮出水面。民警继续对案情展开深挖,分别锁定了位于苏州吴中、姑苏、常熟、工业园区等另12名嫌疑人。为了不疏漏一人,3月23日,南区派出所联合吴中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分六路对嫌疑人实施统一抓捕,一举捣毁苏州地区最大非法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陆龟”的交易群体,破获省厅督办的非法买卖濒危野生动物案。

警方了解到,14名嫌疑人都是80、90后,家庭条件较好,大部分通过饲养宠物“水龟”认识。因为物种稀有、外观独特,他们渐渐迷上了陆龟、鬣蜥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有的“交流圈”。为了躲避警方视线,薛某等14人基本“单对单”微信或电话联系,送货上门线下交易。

在线分享饲养经验 内容成犯罪证据

据犯罪嫌疑人薛某交代,他刚接触到“陆龟”就被其独特的花纹所吸引,2018年,陆续从上海、东北等地以5000元一只的价格陆续购入3只辐射陆龟开始饲养。

2019年,他加入了一个“爬行动物”交流群,时不时在群里“晒”出自己饲养的辐射陆龟。这些照片常常受到群友的好评,薛某也因此被大伙儿尊为“大师”。这让薛某颇有成就感,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照片和发布的有关养龟的心得体会,大多成了他涉嫌犯罪的证据。

目前,薛某等14人因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获的14只辐纹陆龟、3只苏卡达陆龟、1只印度星龟、1只赫曼陆龟、1只豹纹陆龟、1只亚达伯拉象龟、1条球蟒和3只犀牛鬣蜥已移送至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居民在饲养宠物前,事先要了解它们是否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名录都在网上公开,可以随时查询。拿不准可向相关部门咨询,切莫糊里糊涂触犯法律。慎重网购宠物,文明守法养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