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防疫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今年是全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国在遭遇疫情的同时又面临着疫情输入的巨大压力,针对当前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新挑战,应严判形势,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党的领导是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核心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决胜全面脱贫攻坚作为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从疫情开始暴发到基本控制再到当前的科学防控,中国人民在党的英明和正确领导下,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不仅有效维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世界人民赢得了防控疫情的宝贵时间,更是为世界人民提供战胜疫情和防控疫情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及最大程度的医疗物资援助。现如今,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却又遭遇了疫情输入的巨大压力,给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增加了阻力和难度,我国业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期。在此特殊时期,为了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领导。

首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定不移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并结合自身和单位及地区的具体特点,群策群力、尽职尽责,有针对性的展开具体工作。主要领导干部更要科学指挥,严格考核和督查制度,做到领导有方,组织到位、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同时更应该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在疫情大考中锻炼并考验他们的党性原则和工作能力。其次,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必须要坚定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坚决服从各级党组织的具体安排,真正的听党话和跟党走。普通党员更是要全方位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自己的具体工作,把每项工作和各个环节做实做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本色人生。常态化疫情防控期,全国人民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科学防控是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前提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当前,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疫”战争的阶段性胜利,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全球化疫情升级情况下巩固并保住国内战斗成果,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创造更好的条件困难重重但势在必行,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给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更大挑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战,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终要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懈”。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化危机为机遇,科学认识和防控疫情,用科技助力,把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基础。

科学防控,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对外,要强化输入和输出的精准管理,坚持点面结合,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疫情防控网络,严格实施入境检疫措施,牢牢守住“国门”第一道防线。对内要进一步优化管控措施,重点地区继续做好封闭管理,加强入境人员、离汉人员及无症状感染者等重点人居家隔离管控,筑牢社区防控安全屏障。

系统防控,变临时防控为常态化防控。将疫情防控纳入正常生产生活体系中,改变防疫初期“特事特办”防疫机制,谋全局、聚合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协调,进一步完善“健康码”准入与互认管理,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减少疫情对双城生活、经常性出差人群的影响。破痛点、解难题,如落实错峰上下班改变城市人群流动结构;推动企业出台措施帮扶双职工落实居家办公看护等。加强宣传,形成良好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放下“非常心态”,适应常态防疫模式,巩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成效,扎牢疫情防控网。守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两道防线,慎终如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有利条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基础。

复工复产是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力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的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主要带来四个方面新的挑战,贫困人口务工及扶贫产品销售受阻等问题都与复工复产复市直接关联,全面推动复工复产是脱贫攻坚最强有力的动力。

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减少疫情影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分级精准施策。对于疫情较严重的地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做到在常态化防疫下应复尽复,加大务工人员接送工作力度,减少贫困人员外出务工阻力,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关注对因疫情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切实做好从贫困劳动力务工问题到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脱贫工作落实精准复工复产政策,促进经济循环。通过复工复产复市,增加市场商品及劳务需求。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协助配套企业解决技术、设备、资金、原辅料等实际困难;从税收、租金减免等方面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为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扶贫车间和当地企业、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的扶贫企业,依据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加大支持力度;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强党建引领,运用党建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护航复工生产,有效确保复产企业组织结构、防疫储备、防疫措施、宣传教育、人员核查、应急处置及安全生产。

着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带动经济发展。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支持,解决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问题。组织产销对接,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带贫主体,可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支持贫困户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加大奖补力度。推进扶贫项目启动,疏通帮扶渠道。创造条件推进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精准指导重点农业企业、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产业扶贫车间,协调解决扶贫车间缺少口罩、消毒液、红外线体温计等防疫物资需求。助力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有序返岗。加强党建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发放宣传资料,把疫情防控知识、春耕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走向等信息精准送到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务工增收计划。当前正值春耕,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做到春耕不误农时,防疫不落半步。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脱贫攻坚,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绷紧弦、加把劲,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精准发力,定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花园路街道办事处 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