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縣管校聘"制距離普通高中還有多遠,能起到教師流動及資源公平的作用嗎?

放歌雲中


其實我們這裡早就實行“縣管校聘”的,只不過沒有這樣叫,只叫做三年一期的聘任制而已。因此可以說,對於縣管校聘,我是有絕對的發言權的。

縣管校聘能不能起到公平的作用以及能否調動教師合理流動的問題,在這裡,我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先來說說能不能保證公平的問題。

目前,全國的學校幾乎都是以學生的分數為主指標來考評老師。至於教研了,考勤了,在考評老師的權重中所佔的比例都沒有分數大,可以說學生分數的高低,就是考核老師的絕對標準。

如果以上所論不謬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以學生的分數來考評老師,從而保證縣管校聘的公平性,這種做法合適嗎?

現在我們常說,以分數為唯一標準來考評學生都是不合理的。那麼,以分數來考評老師就合理嗎?而且這分數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

其次,大家都知道:中國教育的問題就出在以分數作為考評學生的唯一標準上,如果下一步,我們繼續把學生的分數,作為考評老師的唯一標準,那麼只能使中國的教育更加唯分數化,素質教育會越來越遠,甚至於,中國的教育會更加的變態。

基層的教育已經抓分數抓出血來了,再用縣管校聘,關乎老師的飯碗來刺激一下,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第二,我們再說說這種政策能否保證教師流動的合理性。

我們這裡到了三年大招聘的時候,你想要從一個學校調到另一個學校,還得想辦法。

首先你要保證你原來學校的領導可以給你蓋章,放你走。他不放你走,不蓋公章,你也沒招。其次,你還要保證你想調入的學校領導接收你。

這等於說在招聘的時候你想流動,得解決好兩方面的關係,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咱們再說說學校的領導。

如果這個學校缺一個語文老師,但是數學老師並不缺,而數學老師卻給這個領導備了一份大禮的話,語文老師也想進這個學校,但是沒有任何準備。你說:領導你會招聘哪個老師?

總之,縣管校聘,給了基層領導更大的權力,但是我們如何保證,基層的領導,絕對公心,沒有私利。

在目前這種對老師考評及不客觀合理的情況下,加之一些基層領導的個人素養並不很高,縣管校聘恐怕既保證不了公平,也保證不了流動的合理。

你以為呢?


顯微鏡下的教育


"縣管校聘"已經在全國部份義務教育學校推行。今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意味著中小學教師將全面納入"縣管校聘"的教師管理制度。縣城教師輪流支教也將常態化。

那麼義務教育學校的"縣管校聘"離普通高中有多遠?也就是說普通高中要參照"縣管校聘"來管理高中教師嗎?

洪爺認為,在中小學教師全面落實"縣管校聘"後,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將逐步推行到縣級管理的普通(一般)高中學校。將參照中小學教師管理模式對普通高中教師進行管理。

比如,江西省明確用3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在全省範圍內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公辦普通高中同步納入管理改革範圍。

如果縣城高中學校參照"縣管校聘“管理,能起到教師流動及資源公平作用嗎?

肯定能起到普通高中教師流動。普通高中教師的人事管理權限在縣級教育和人社部門,有權根據管理和實際需要將教師從甲校調到乙校。將工資等關係從甲校轉入乙校。教師可以在縣域內的普通高中學校中流動。

但是教師資源配置就不一定公平。

高中學校開展競爭上崗,每所學校目標都一樣,希望優秀的,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都上崗,在一所學校。而現實中,教師素質,能力水平有所差別,還有一些人為因素影響。也許最後的結果是逐步形成最好的教師集中在一兩所普通高中,中等水平的教師集中在幾間學校,一般教師(人脈關係不夠好的教師)有可能都集中在相對條件差的,距離較遠的,教學質量相對滯後的學校。

由此帶來的不利因素:

對普通高中整體學生帶來不公平。中等水平,一般教師的學校的學生和家長肯定有意見,,沒有享受到優質資源,剝奪了享受優質資源的權益。這些學校的學生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有些教師積極性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一般教師所在的學校,教師們會沒有很大的上進動力,可能會應付了事,只要基本過得去。所產生的後果是教學質量逐步下降,學生不斷減少,而好的普通高中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總結:普通高中教師管理要科學合理,推行改革要慎重穩妥,教育資源應均衡配置,要有利於激勵教師,全面提高高中整體教學質量。


洪爺33344611


校長局長又該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