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帮扶资金877万!焦作这名驻村第一书记助贫困村美丽蝶变

大河网讯(记者 王辉 通讯员 徐帅帅 崔晶)春暖“疫”散,在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2018年底摘了“贫困帽”的后岳村,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柏油路上,摩托车、小汽车穿驰而过,老人、孩子下棋、嬉戏,新建设的人工湿地在晨雾缭绕间绿波荡漾,花草摇曳,成群的鸟儿跳跃觅食......

据了解,后岳村是省级贫困村,在村容村貌改变前,该村村口曾经是垃圾遍地;旱厕改造前,村里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房屋破瓦寒舍,篱栅歪斜,村民穷,村集体收入也是微乎其微。

“刚来的时候,我也是直发愁。”4月18日,焦作市委政法委驻马村区后岳村第一书记常明对记者说。常明是焦作市委政法委基层指导科科长,2018年7月到后岳村任第一书记。常明说,看着村里的困境,他一心想干出点实事,可初来乍到,村民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那段时间,从未有过的彷徨让他彻夜难眠。

“既然来了,就不能认怂。”他迅速转变工作思路,用脚步丈量了全村每一寸土地,挨门挨户访遍了176户村民,时常忘记吃饭,但村里家家户户的困难他都牢记在心。

随后,常明和该村两委仔细商量、研究,历经许多个深夜“头脑风暴”,最终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生产、生活问题为突破口,制定了“三步走”发展“四大产业”的扶贫思路。

“三步走”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变村容村貌;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来增加村民收入;通过扶贫扶智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顽疾。“四大产业”分别为光伏发电、红薯粉条电商销售、美丽乡村旅游和中药材种植。

协调172万元为后岳村新打一眼吃水井,两眼灌溉水井;协调30万元架设了浇地专用电路;投资40.8万元购置了水泵、压力罐,并铺设地埋管道5300多米;协调4万元为该村建成水井房,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吃水、浇地问题;协调1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协调28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他争取市、区两级资金520万元,实施了后岳村全村饮水、污水管网和旱厕改造项目;投资70万元,铺设7500平方米的柏油道路;争取政策支持为全村房屋实施外墙保温处理......不到两年时间,常明多方协调筹措资金877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项目发展。在他的帮助下,后岳村于2018年底摘掉了“贫困帽”。

村里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此,主动找常明的村民越来越多,他的信心更足了。

“明儿这孩子心眼太好了,现在村里的变化,真是多亏了他。”该村徐改香大娘告诉记者。

徐改香口中的明儿,就是后岳村驻村第一书记常明。徐改香有慢性病,她和老伴赵太社独自生活,常明经常去他家送些米面油,去年还为赵太社争取并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

要脱贫,更要促发展。为打造电商销售平台,扩大产销规模,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常明联合该村两委在村东建设了两个塑料大棚,每年每棚产出蔬菜30000斤,收益60000元;同时,他协调该村与中科田园技术合作,种植120亩地黄等中药材,每年每亩产出地黄4000斤,收益3000元。利用该村家家户户制作手工粉条的传统优势,他准备引进红薯生产线和冷库,制作纯手工无添加的红薯粉条。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为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贫困顽疾,常明通过树立脱贫典型,组织召开励志创业观摩会,动员党员干部、本土人才、致富能手发展规模化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帮助贫困户谋出路。

“脱贫不返贫,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常明手指远方说,“后岳村有岳飞抗金历史文化,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美丽乡村项目规划,力争吸引游客来村观光游览,购买土特产,就餐消费,带动村内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