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黃金和A股有哪些持續影響?

小羊理財


有很多人買黃金認為是比較保值的。但是黃金也是有一點投機在裡面,它的波動也是很快的,我的一次經歷在伊拉克和美國去年12月份,兩國之間就是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買了黃金。然後就是一路上漲,後面話題冷卻後。黃金的價格就開始下滑。

疫情還沒有流行的前面,流行後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影響的。2020一開盤股民每個人損失都過萬。疫情先是對企業衝擊很大。對有錢人衝擊很大。投資者缺乏信心。都選擇賣出手中的股票,少數人以為是底部選擇買入加倉,預料不到的是你以為是低部,沒想到還是半山腰,然後就是告訴投資者最好是不要抄底。A股出現了一個“黃金坑”也出現反彈,但是很多股民都倒在了黎明之前。

A股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是比較穩的,跌度沒有超過10%,是因為大A已經低的不能再低了,我們已經在2700點到3000點很多年了。賺到錢的人也不少。沒賺到錢的人也有,黃金的泡麵也是很高的,保值不保值也說不定。


飲野史游戲視頻


亂世買黃金,疫情會使金價上漲,A股主要是收外盤拖累。

所謂“亂世買黃金”,就是說國際風險事件將會助推金價的不斷上漲,黃金屬於避險資產,所謂避險資產,一般是指在市場動盪的環境下,價格能夠維持穩定,躲避風險的資產,除黃金外,黃金、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是公認的避險資產。美元、瑞士法郎和日元呢則是3種最主要的避險貨幣。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黃金屬於不生息資產,又不是流通貨幣,黃金更適合做波段收益,不適合長時間拿在手裡,長期持有,肯定血虧。它給投資者能帶來的回報是有限的。

就目前而言,疫情已經發生,如果才開始買入則需要控制好投資量,無法判斷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小心買在高位,獲利就可賣出。

至於A股,主要是收外盤拖累,這場疫情,我們最先站在賽場的中心,眼看就要贏了,A股出現春節後的小牛行情,沒想到被看熱鬧的給拖成了加時賽,於是就變成了中國上半場,引起股市再次暴跌。

但是放眼長期,我們肯定還是能夠度過疫情的難關,找到再次增長的方法。在目前一切都還不清晰之前,我們要做的保留實力,保留資金,在好的機會出現之時,能夠從容應對。

當然如果你的資金足夠長,不在乎短期回撤,可以去尋找優質的公司,比如工商銀行,看圖2上市以來走勢,越跌越買,放個3到5年,肯定掙大錢。




家庭投資理財


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收官,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海外股市巨震下,A股市場先揚後抑,不少投資者收益坐了“過山車”。當前,海外疫情繼續蔓延,國內外股市多空交織,股市行情在二季度將如何演繹,牽動每個市場參與者的神經。

短期再度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

一季度A股市場波折不斷,您如何看一季度的市場行情?科技股是短期買點,中期賣點,長期沒有問題;而消費股是短期賣點,中期和長期的買點。基於上述判斷,消費股中必選消費的配置,以農業、食品和調味品為主,一度產生淨值虧損,目前市場必選消費的估值已經修復,基金年內虧幅已經基本收復。一般來說,A股的大跌有幾種情況。首先是流動性的緊縮,目前來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第二是基本面受到外圍的衝擊,目前來看,一季度的市場波動主要反映了外圍衝擊的影響。雖然在國內的疫情控制情況還不錯,但是全球是一個共同體,外需會反過來對國內產生影響。在市場任何時候都會選擇風險收益比合適的標的進行投資。歐美國家未能在疫情初期採取有效措施,疫情擴散遠超預期,對經濟產生巨大沖擊。我們需要謹慎評估疫情衝擊下,投資標的的景氣度能否延續。這個問題泛泛而論是不夠的,要仔細區分不同行業的情況,有的行業受到很大沖擊,有的行業影響不大,有的行業有正面影響,例如醫藥、手遊、在線辦公和教育等。總的來說,行業景氣分化的情況仍然在延續,如果疫情發展沒有出現極端的情況,A股仍然有可能走出結構性行情。中國的貨幣環境總體將保持偏寬鬆狀態,利率趨勢向下。大水漫灌的可能性不大,股票市場的資金主要來自於企業、居民的資產負債表調整帶來的資金流入。中國經濟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顯著,對海外資金吸引力較大,外資將持續流入。短期來看,A股面臨一個較為困難的局面,但是A股長期投資價值顯著,結構性牛市的可能依然存在。

近期以來,全球各國股市經歷了一輪大幅下跌,已經基本消化了疫情對經濟的巨大沖擊,有可能進入相對平穩階段,走出一個L型走勢。即使經濟在三四季度後進入持續衰退,股市下跌也應該是幾個月以後的事,短期再度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0年的政策基調是穩增長,疊加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正式簽署帶來中美關係的緩和,A股市場在年初開啟了春節躁動行情。緊接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引發恐慌到全國採取嚴防嚴控措施後,新冠疫情數據逐步好轉,市場在創業板的帶領下走了一波V字行情。然而,海外疫情突發惡化,引發海外市場連續下跌甚至出現流動性風險導致的負反饋。目前在各國政府陸續推出積極的“貨幣+財政+抗疫”三大政策疊加後,市場進入階段性企穩。事實上,導致一季度市場運行節奏出現如此較大變化的導火索是新冠肺炎疫情從國內到國外的蔓延。市場波動較大,春節前的市場繼續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趨勢,以電子為代表的科技板塊表現突出。而春節後,尤其是在海外疫情快速爆發的階段,市場開始擔憂全球經濟危機,而受外需影響較為明顯的板塊,如電子等,調整幅度巨大,而以內需為主的醫藥、食品飲料開始表現明顯。

更看重股市中長期走勢

2700附近投資賺錢是大概率事件

二季度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外防疫的進展,需要警惕時間戰線拉得太長引發企業經營層面的風險;其二是國家出臺經濟穩增長政策的力度、措施的有效性。伴隨著疫情防控,各國出臺怎樣的經濟刺激計劃,也對股市有很大的影響。對於疫情的評估不再停留在情緒和預期層面,而是逐步落實到企業盈利影響的具體分析上。有兩個因素市場都會予以關注,一個是一季度業績,評估疫情對企業盈利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另一方是復工進度,企業未來的盈利趨勢會呈現怎麼一種情況。目前的時間節點來看還是全球疫情情況。從海外情況來看,目前海外各國的確診病例在進一步上升,處於加速上行的階段,市場擔憂出現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但客觀上講,除非海外疫情失去控制、大面積擴散,否則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悲觀情緒可能已經大部分反應在股票市場中了。目前,主要疫區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有力的防護措施,比如,封城、封國、限制居民外出等。我們相信,這些積極的防疫政策,將會對海外疫情的控制帶來積極的效果。

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看,國內A股的跌幅遠遠小於海外市場的跌幅,也遠遠小於2015年6月股市的跌幅,A股體現了較好的韌性,已經走出了獨立行情。考慮到二季度海外疫情依然還處於防控隔離階段,經濟大概率仍將處於被摁了暫停鍵或慢放鍵的階段,疫情持續時間充滿不確定性,全球金融市場整體大概率會處於偏震盪盤整的階段,但考慮到國內已步入抗疫尾聲,多數行業已逐步進入正常復工期,後續有望迎來經濟穩增長的政策,A股即使受海外拖累暫無法走出獨立的指數行情,但部分受益於國內穩增長和內需刺激,或者與疫情弱相關且自身處於產業趨勢改善的行業,依然會有不錯的結構性機會。看好二季度全球權益市場表現,之前對於疫情的短期反應過度。當前所面臨的宏觀背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其實跟2008年經濟危機那次還是有區別的。A股歷來的大熊市,像2008年和2018年其實都是自身的流動性出現了問題,如果流動性相對寬鬆,A股至少存在結構性機會,不太會出現單邊下跌。

美股連續漲了10年,積累了不少問題和風險,這次疫情衝擊,都暴露出來了。A股市場過去幾年一直持續震盪,這次衝擊過後,A股是有較好條件率先企穩,回到自身運行邏輯和節奏。疫情對經濟、股市的衝擊需要進一步觀察、評估。如果做一個樂觀的預期,A股市場走出結構性行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當然,投資機會主要是結構性的,指數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市場估值水平經過前期的大幅調整之後,基本上可能都處於歷史中值偏下的水平,股票市場的吸引力在加大。並且,近期流動性持續寬鬆,代表無風險利率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較春節前下降了30BP至2.7%附近。無風險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中樞有望進一步抬升。另外,資本市場改革,也給市場帶來了活力。我們認為,政策導向上,已經轉變為鼓勵優質企業再融資,做大做強,這點對科技類公司可能會比較有利。

雖然美股10天4次熔斷,A股受其衝擊也有一定程度的調整,但我們認為,與美股相比,A股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一是從疫情的角度來看,美國目前還處在疫情的攀升階段,還未達到頂峰;二是從槓桿率情況來看,A股也是低於美股的。過去幾年,國內一直在去槓桿,當前股票市場的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時相比已經下降了80%。相比而言,美股的槓桿率是明顯偏高的,這也就加大了市場的波動。總體來看,雖然短期A股受到美股的牽連,但後面如果美股能夠稍微穩定的話,從全球視野比較的話,A股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