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亮敢胜之勇毅

“共产党员上!是为了信仰也好,是因为党的纪律约束也好,没有讨价还价,肯定是上去。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

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教授,在新冠病毒肆虐之时的坚定誓言。一席话掷地有声,更多共产党员热血沸腾、步伐铿锵、前赴后继的壮阔场景跃然眼前!

现实与历史,何其相似。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途中,毛泽东有感而发,挥毫写就《七律·长征》。

诗言志。这是1935年5月29日,22勇士在枪林弹雨中飞夺泸定桥,用舍我其谁的牺牲,镌刻下中央红军绝处逢生、继续北上长征的不朽军事奇迹。我们需要铭记当年挑选敢死队员的条件:必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或入党入团积极分子。

1949年9月30日晚,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敢于牺牲,是中国共产党过去、将来任何时候闯关夺隘的力量之源。

是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959年6月,毛泽东在第三次返乡期间,回想革命事业前赴后继,抚今追昔心潮澎湃,写下《七律·到韶山》。

疫情突来,华夏蒙尘。初期,人们对病毒的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知之甚少,难免迷茫、无措,甚至惶恐。但面对未知的“敌人”和凶险的“敌阵”,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的珍贵品质,定格为一个个坚定的逆行背影——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党支部委员,先安排我!”

“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

“我是党员,还是社区书记,我不上谁上!”

……

这是最铿锵的回响,这是最豪迈的誓言。

兑现比承诺更重要,践行比宣誓更有力。

疫情初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万泉街社区,防疫卡点急需人手,更缺精壮。社区党委书记杨坤梅将自己刚上大学的儿子“贡献”到一线。很快,各卡点涌现更多年轻身影。亲友责备杨坤梅“把儿子往危险的地方推”,杨坤梅只能哽咽回应:我是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

和平时期,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的品质,也体现在与群众患难与共。

也是在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五园湾老党员陈大芬,从业主群得知有邻居着急出门买菜买药却没有口罩。大年初一一大早,她将自己因长期患鼻炎备有的50只口罩放在门口,在群里留言,让“确有需要的邻居自取”。

被邻居亲切称为“口罩婆婆”的陈大芬,从小就听父母念叨大年初一连脏水都不能外泼的风俗,但在谁也不知疫情形势如何发展的情况下,她仍然将异常匮乏的“护命口罩”与他人共享。她认为:我有31年党龄了,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以陈大芬、杨坤梅为原型,巴南区委宣传部策划摄制了全国首部抗疫题材微电影《口罩日记》,众多党员舍身战疫的真实故事,在光影记录中成为永恒。

其实,一部小小的微电影,又怎能载下2020年那场大考中,千千万万党员敢于牺牲的勇毅与忠诚!

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智明倒下了。他身先士卒奋战疫线不幸感染,自身病危却最挂念其他患者,最担心“自己传染了别人”;

武汉市武昌区洪珞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黄恒躺下了。他一天处理近300通电话,难忍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就躺在地板上接听居民电话,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截至目前,各行各业抗疫殉职人员达300多人,中共党员占比80%以上,有医护人员、村社区干部、警察等等。

敢于牺牲,必然胜利。

在每个抗疫现场,很多带头冲锋的,是共产党员,更多前赴后继的,是在党的号召和党员引领下众志成城的人民群众。截至3月2日,全国共有31.5万人在上一线前或在抗疫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各省区市和部门共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9397名。

平常时候能示范,关键时刻能冲锋,危急关头能胜利!

一首题为《生死之门》的抗疫战歌,曾让人眼泪决堤:很多人隐身的时候/你却转身/很多人关门的时候/你却出门/很多人困顿的时候/你越爱越深/很多人慌乱的时候/你越行越稳/就在离别一转身/就在生死一扇门/喊一声冲锋陷阵/扛一回向死而生……

为了人民而牺牲。

勇敢冲锋陷阵,回望却是向死而生!

(本系列述评特别鸣谢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塞声,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