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心里爽爆了,药丸在胃里原来是这样溶解的?

相信吃过药的你肯定疑惑过:吃进肚子里的药丸到底是怎样溶解的?下面这张炫酷的动图展示了药丸在水中崩解的过程。不过,胃液可不仅仅只有水,在胃液里溶解的话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呢?

图中这个就是布洛芬的软胶囊(Advil),外面的软胶囊壳化掉之后,里面的药液分散到周围的水中。出现白色我感觉可能是因为布洛芬本身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装在软胶囊里面的是溶在聚乙二醇里面的填充液。软胶囊和硬胶囊一样外壳主要是明胶成分,不过还要加入其它成分让它变得柔软、可塑性更好。软胶囊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用固体药剂的形式来分装少量液体药剂,这样服用的时候会很方便。

普通片剂在水中的变化一般是叫崩解,是其中一些成分吸收水分之后膨胀,让药片较快地分散成小颗粒,促进里面有效成分的释放。

药片一般都是要加崩解剂的,像淀粉之类。要是不加崩解剂,接触周围的表面积小,压得那么瓷实的一坨要想溶掉就需要好长时间了

不过按照药剂质检的程序,普通片剂、胶囊剂的崩解度和溶出度都是在模拟胃的环境下进行的,pH和温度方面都是。不过普通片剂和胶囊溶出都和pH关系不大。如果你想看胶囊破掉药物溶出的过程,那么需要用温水,如果你用过吉利丁或者泡过小熊糖就知道,冷水里面明胶会吸水膨胀但是不会化掉。

下面还有一些更加炫酷的药片崩解图:

看完心里爽爆了

普通片剂看起来大概都这样,很快就会散掉的(不过这些图还是加过速的,问题里的图应该也是)。因为这个是规定,普通片剂崩解时限需要在15分钟之内。我们上药剂课就要做崩解的实验,就是配好人工胃液,设置好37℃的温度,把药片放进一个底下有细筛子的吊笼里面上下晃荡,只要药片完全都散成了能通过筛子的细小颗粒就算崩解完成了。

肠溶片的话,就是在模拟胃液环境中不能溶掉,然后在模拟肠液环境中也需要能顺利崩解。缓控释药丸看具体结构和原理。其实最好玩的还是渗透泵片。

所谓渗透泵片,就是在药片里面有一个用渗透压驱动的泵,药片外壳全程都不会溶解,不过会用激光在上面打出孔,内部有一个高渗透压的腔,它吸水膨胀,然后把药片里面的药物成分从小孔里面挤出去。

药片发芽了??不,这是受潮后,渗透泵把药剂挤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