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代表小组为农民“猪事”调研建言

4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正在审议我市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农业专业代表小组提出的题为“一年春作首 六畜猪为先”的调查报告首次为主任会议议题“背书”,其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以及为民代言的精神得到与会人大领导和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去年5月“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市爆发,生猪产业遭受严重冲击。基础产能迅速下降,养殖户损失严重,猪肉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增收和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 3月下旬-4月上旬,为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我市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情况调研,市人大农业专业代表小组组长黄忠德亲自制作调查表格,带头回老家调研,并号召全体成员深入各自所在的乡镇、村开展走访调查。全组11名成员分别深入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的11个乡镇14个村,与乡村干部、畜牧防疫员、养猪户以及饲料经营户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去年以来生猪生产的有关情况。通过一户户填写表格,得到更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养殖场户数比疫情后的最低点增长了77.21%,达到疫情前的17%...;通过深入攀谈,解剖“麻雀”,了解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村民和养猪户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防控非洲猪瘟过程中的工作是认可的,但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资金短缺、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忧虑;报告站在农民群众角度鼓与呼:“清理和兑现生猪生产的政策扶持资金”、“抓大不放小,支持中小散户抱团发展,将农民增收问题落到实处”等建议,切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石涛认为专业小组与农业委的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开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对报告赞誉有加:专业小组调查很深入,选取样本很有典型性,调研报告数据详实,表述客观公允,分析鞭辟入理,特别是语言质朴,乡土风味浓,更见能和群众说得上话,交得了心,说得通理的群众工作的功力。同一个议题,由于调研角度不同,方法不同,更能全面客观反映事实供领导决定参考。

【来源:湘潭人大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