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破產了,接下來的人生應該怎麼辦?

那一天我不該放手


破產了,確實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所謂的振作精神從頭再來,通常是破產以後再以後,不曉得啥時候,才可能做得到的事。

破產後接下來要做的,是觀察一下腦子裡在想啥玩意兒。比如: 完蛋了,錢怎麼還?老婆會不會離婚?房貸怎麼辦?會不會餓死?

這些想法讓你感到焦慮嗎?

焦慮就對了。此時你有焦慮感,證明你還是個正常人。如果你此時還能保持波瀾不驚,反倒有點不正常。

心理學裡有個防禦機制(人在壓力狀態下的精神保護措施),叫做情感隔離。意思是,在遇到生活壓力,該痛苦焦慮的時候,沒有焦慮痛苦的感受,似乎那些麻煩事與他無關。

很多人把這種狀態稱讚為“心態好”。其實不是這個人心態好,而是他在潛意識裡為了避免痛苦感,把本應該出來的痛苦情感感受隔離了,不讓它走到意識層面來。

所以人感受不到痛苦焦慮。

但是,如果一個人採用了“情感隔離”的防禦機制,他防禦的就不只是壞的情感,他會把所有情感一起隔離掉。

別人關心愛護支持,他也感受不到。

更重要的是,因為感受不到痛苦焦慮,他的認知和行為會停留在原地,機會來了也不會想要抓住,或者看到了機會,但是缺乏動力去努力。

因為人們的很多行為,是靠情緒推動的。比如痛苦,會讓人迴避一些可能導致痛苦的事;焦慮,會讓人逼迫自己奮力改變現狀。

在情緒的推動下,行為會發生改變,通過改變現實生活,讓自己情緒好受一些。

不過當焦慮感過強,情緒過激的時候,人的正向努力行為很難調動,甚至會為了躲避痛苦情緒,去做一些負向的行為,比如罵人,打架,甚至違法。

所以,當你破產了,倒在地上的時候,啥都別管,原地躺一會兒,享受一下終於不必費盡心思忙事業的感覺。

先活下來再說。其他的,等你慢慢恢復元氣了再考慮。



心幫主


謝謝!這個問題分二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如果你還年輕,年齡在45歲以下,遇到公司破產了,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任何的公司都會有起起落落。因為你還年輕,能經得起這種壓力,你可以從頭再來,你也有時間和精力從頭再來,即便破產了,你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你通過多年的積累,你也積累了很多的人脈資源,因此在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的朋友會幫你一把?即使沒有人幫你,你也可以選擇重新起步。人生能有幾回搏,嗯,咱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企業家都是從破產中走出來的,從破產中吸取經驗,重新開拓市場,穩穩當當再把企業做好。第2部分,如果你是50歲以上,遇到企業破產,也不要氣餒,也不要悲傷,就把做事業當做人生的一大樂趣,人總有跌倒的時候,其實在這個時候,你也可以靜下心來,分析企業倒閉的原因,從中吸取經驗,你可以寫一本書,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別人。你還可以去上課培訓,做一個老師。破產人不能倒下。破產也並不是說你已經一無所有了。你用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可以為別的企業做顧問。當然,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靜下心來把事情處理完了,回到農村。在農村自己租點地,過著田園般的生活。綜上所述破產並不可怕,一定要保重身體,期待是東山再起,破產並不可怕,可以自己尋找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讓自己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鄉約追夢一不負韶華


破產也就是破腹產,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是財富歸零帶點負,當年的勇氣還在,能力還在,稍作調整看準時機,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