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研究:孩子吃糖太多会影响专注力、情绪行为、学习力

已经有不少研究指出,吃进太多的糖,大脑会如临大敌般,免疫反应开始生效,破坏大脑的认知功能,包括学习力和记忆力。

摄取高糖零食后这些精致糖进入人体很快就会影响血糖浓度,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造成低血糖,如此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神经过度兴奋,产生注意力不足、躁动的行为表现,营养的失衡也会造成情绪管控下降。

甚至已经有研究发现,摄取高糖零食或维生素C摄取不足,是可能造成孩子有注意力缺损过动症的凶手之一。

当糖类太多,孩子焦虑紧张、不专心、躁动时,被认为是过动儿,这是本末倒置。因为饮食本身就不对了,这是不对的判断。若饮食的行为正确,孩子的学习力、专注力就会上升。

零食及糖,养出学习力低落及脾气差的孩子

有妈妈留言问我,孩子爱吃糖及零食,会不会也是他爱发脾气、情绪比较差的原因?我说,这太正确了。在这里有几个研究必须让大家知道。

让身体缺乏重要营养素

医学家发现,爱吃零食的孩子,身体容易缺锌、缺铁、缺钙,这些都是让大脑顺利运作的重要营养素,长期缺乏就会影响学习力及情绪管控的能力。

让血糖快速震荡

零食都属于高GI的食物,这类食物不只让孩子味觉失调,也会引起血糖急速震荡,让情绪高低起伏。经常吃的孩子,也会出现类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所以家长要更谨慎提供及限制。

零食及糖会让过敏发作,情绪变差,陷入恶性循环

近代的医学与科学,一直在深入研究身与心的交互作用;在儿童的健康方面,也发现了心理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关键!

一项刊登于〈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Immunology〉期刊的新研究发现,压力会使过敏发作。

过敏专家医学博士Amber Patterson表示,有较多过敏次数的患者较易有负面的情绪,这可能是导致较多发作次数的原因。

孩子比大人爱吃糖的秘密

在一项脑造影研究中发现,小孩看到一个不健康的食物,大脑抑制别去做的区域,活化比大人少;而大脑奖励去做的区域,活化比大人多。

由此证明,适度摄取含糖的食物,是有助健康的。所以,糖不是不能吃,而是别吃太多,而且以摄取天然的糖份最好。糖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游离糖和内生性糖。

游离糖是指制造商、食物制备者或消费者,额外添加至食品中之单糖、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及果汁、浓缩果汁中的糖份;而内生性糖是指存在于新鲜蔬果中的糖份。

至今没有任何研究证据指出,吃内生性糖对身体有害,因此接下来我们所讨论的糖,皆是指游离糖。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游离糖摄取量应降低至总热量的5%。

人工食品添加物会诱发孩子过动、过敏行为

除了零食与糖外,还有个可怕的饮食凶手,就是人工食品添加物。爸爸妈妈也一定要注意让孩子与之保持距离。

过去一直有不少研究在探讨色素、苯甲酸钠防腐剂或其他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行为和过敏的关系,这些色素不见得是导致过动、过敏的真凶,但却是诱发孩子体内过动行为、过敏症状的导火线。

常见的色素包括有红色六号、红色四十号、黄色四号、黄色五号、蓝色一号、蓝色二号等,就算这些人工食品添加剂是合法添加,但也不代表它一定都是完全无害。

科学就是这样,有些时候只是尚未证实而已。因此建议选择孩童的食品时,请养成习惯翻到背面去看成分,太多看不懂的成分、人工食品添加物能免则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