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都在評的“無疫情小區”,你家小區上榜了嗎?

圓滾滾的小圓寶


全國評“無疫情小區”是一種自發行為,然而就是這種自發行為,其實才是人民心中的聲音。2020年一場疫情突然襲來,對這個經歷歷史文化5000年的國家,大自然再次發起了它的考驗,全中國2月份全民停工,專注疫情防護,誓要打贏這場戰鬥。

在這疫情,期間有很多小區做到零感染,是多麼不容易。以身邊碧桂園小區,全天候消毒,小區通過封閉管理、重點防護、體溫檢測、消毒覆蓋、垃圾防疫、宣傳提示等十個百分百舉措,嚴格執行“防護落實、健康登記、消毒安全、線上服務、嚴禁聚集、及時上報”六大防疫標準。

疫情期間,碧桂園物業為打通業主生活最後一公里,物業提供多項暖心服務。碧桂園各社區的物業人變身“代購”小能手,為業主們採購生活用品,送上果蔬等食物。採購扶貧產品向業主進行捐贈,免費贈送蔬菜、瓜果、雜糧等各類食品。幫助買賣滯銷蔬果;

比較硬核小區,直接無人機打藥。並且代替人工巡邏。做好這場防疫工作,實現0感染。


王家排三


無疫情小區是怎麼煉成的的?

第一是要管。針對疫情建立嚴格的物業管理制度;對物業服務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做到100%防護;對小區重要部位定時消毒保證安全;有完善的線上服務能力,減少接觸;有清晰明確的防疫工作宣傳指引。

第二是要嚴。對小區入口實施嚴格的封閉式管理,對來訪100%登記,100%實現體溫測量;對特定來源的人群進行重點跟蹤防護,數據動態更新;嚴禁聚集,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第三是要暖。封城之後,交通停運,商超減少營業,物資短缺......這些變化都會為業主生活造成諸多不變。因此,如何保證社區業主的生活就是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做好“中轉站”,考驗的就是物業的服務能力。


“中轉站”的首當其衝就是生活物資的補充,疫情期間特別留意了很多關於小區物業服務的新聞,大家其實都是各出奇招各顯神通。我自己住的小區其實就是沒多出彩,大體上做到了“管”和“嚴”。倒是我天天聯繫的一朋友,住碧桂園小區某府,除了“管”和“嚴”之外,給我分享了不少他們小區物業的“暖”:物業收集業主需求,每天去菜場商超為業主們採購生活用品,甚至還免費送一些果蔬食物;後來特地搜了下碧桂園其他小區,發現封閉管理、防疫消殺、業主代購、買菜上門、免費理髮、線上生活節……這些層出不窮的物業手段,居然基本是標準化操作,瞬間對這家物業公司好感倍增。

更印象深刻的一點是,此次因為疫情導致農產品滯銷,碧桂園也採購大量蔬菜、瓜果、雜糧等扶貧產品向業主進行捐贈,確實是做到了物業服務與公益扶貧的兩不誤。所以也不奇怪即使在湖北武漢,也有許多碧桂園獲評“無疫情小區”。


當然,小區被評為“無疫情小區”,雖然有運氣成分,但背後,是小區物業工作者們夜以繼日的默默堅守和付出;也離不開業主的支持和高度配合。這種互幫互助的鄰里氛圍,才是一個小區安居樂業的根本。


珠珠007



在碧桂園,有發口罩,有防疫培訓,有員工專車接送,有嚴格消殺,哈哈還有1.5米安全距離,應該是準備得挺充分的吧。


其實我們公司不僅嚴格進行內部防疫,在解決業主們的各種擔憂疑慮方面也是很積極主動的。


疫情發生後,我們的碧桂園社區迅速開展社區防疫行動,採取了全面的防護措施,擔負起為業主保駕護航的使命,為業主們築起了一道道堅實的安全防線。而我們的小區“封閉式管理”還獲得業主點贊,哎呀,來自業主的肯定,驕傲!!

在梅江碧桂園,我們的同事不僅定期園區消殺,對出入人員進行嚴格登記,而且確保他們自身做好保護,每天對小區遊樂設施、電梯、大堂進行兩次消毒,並在業主中對於疫情防護知識進行宣傳,還幫業主解決買菜的問題。“無疫情小區”也有我們的一份功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