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来袭,科学护膝

原创:陈伟坚医生

审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属:王海彬教授团队,转发请标明出处。

最近寒冷潮湿的天气,让许多人"风湿"又犯,引起关节疼痛,坠胀不适,屈伸不利等,甚至有人自嘲把自己比喻为"人肉天气预报器",每逢天气变化,如梅雨潮湿天气,冷空气来袭等,均会"风湿关节痛",其中膝关节是影响最大的关节。

西医定义的"风湿病",指的是一类疾病范畴的总称,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而大部分患者认为的"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而事实上,许多患者口中的"风湿"关节痛,指的是关节的

骨性关节炎。其早期的临床特征包括:

关节肿胀、疼痛和压痛。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也可仅变现为关节坠胀感。

晨僵:晨起时觉关节僵硬不适,活动后缓解。

骨摩擦音(感):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甚至"咔嗒"声响。

引起膝骨关节炎复发或加重的原因:

软骨退化与磨损,关节活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滑动缺少了软骨的缓冲,因此,产生了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的症状。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且缺少丰富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

湿度上升会使机体产热下降,而寒冷会导致关节周围血液循环量降低,导致膝关节滑液生成减少,这会让原本磨损的关节软骨和退化的关节磨损加重,导致膝骨关节炎随气候变化可加重。

阶梯化治疗

轻度膝骨关节炎

治疗以药物治疗及适应运动为主。膝关节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外用贴剂、以及关节内玻璃酸钠等。

中度膝骨关节炎

以微创和修复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膝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软骨修复术及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重度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的部分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术。

科学防护方式

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可以明显改善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一般来说,减轻体重的5%-8%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注意保暖

膝关节面软骨、滑膜都是血供不丰富的组织结构,在寒冷环境中血管受冷收缩,将不利于血运,从而影响软骨细胞的生存,加速骨关节炎的进程。因此泡温泉、热水冲浴或热敷膝关节处,对于膝关节炎的患者非常有效。

合适的锻炼方式

爬山、走楼梯等负重运动均为损害膝关节的运动方式。因此我们更建议采取游泳(推荐自由泳式)、健走、骑车(坐垫不要过低)等方式进行锻炼。

加强大腿肌肉锻炼

绷腿练习

膝关节伸直同时勾住脚尖,用力使整条腿绷直并保持水平状态(坐、立、躺位时都可以做)。

抗阻练习

伸直双腿躺在床上,在踝部绑沙袋(重量一般1~3公斤即可),伸直位将整条腿抬起,让腿与床之间的夹角在30度左右为最佳。保持5秒钟,然后放下2~3秒钟,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