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過分節約,如何勸他們享受生活?

一半工作一半生活


我的公公婆婆就是過分節約的人,理解他們,那是小時候經歷的苦難太多,她們有些存款,我們之前不緊張的時候也會給一些,只不過這兩年緊張,但是也會給,有時候他們不要,說自己也不花錢,我的婆婆除了醬油醋,鹽不可少,其他什麼都沒有,每次我回家好多調料給他備上,家裡過年買的牛肉,豬肉吃不完給他留著讓趕緊吃,他能放冰箱吃半年,總是捨不得吃,有時候好多都壞了,他又不捨得扔,收拾收拾放在角落裡,等我們走了吃,每次扔東西不敢讓她看見,看見她還會偷偷撿起來,真是沒辦法,說多了怕她難過,說少了不聽,老是怕她吃壞身體,生活中要用的東西也是能省就省,有時候不常用的東西她會去借,畢竟農村嘛,也有接不到用不了的時候,不重要她就放下了,一年買幾次肉估計能數清,所以我回家儘量買點,老人就是這樣,自己捨不得買,只要不花錢吃著就是香[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十幾年了總是勸他們,他們也不聽,他們那樣生活了一輩子,習慣了。只有我們多操心了,多帶他們出去走走,需要用的東西儘量給他們買回去,也算盡一份孝心。


豪媽歷險記


老年人都是很節約的,“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就是老年人最大的享受,要想讓父母享受生活,必須瞭解老年人的想法。

1“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意思是說,聰明人要防患於未然,做為兒孫,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安份守己,才能讓父母心安理得,放下心來去享受生活。

一些社會上的人,經常說“不孝順父母的人、不能打交道”,其實違法亂紀的人,就是最大的不孝,混社會的人傷害了別人,肯定受到法律制裁,父母每天提心吊膽,還要時刻準備著交罰款,捫心自問,父母能不節約嗎?父母能享受生活嗎?

2“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老年人一生經歷的苦難很多,看到別人家的變故也不少,不管收入大小,都會很節儉,隨時準備遭遇不測,做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要經常親自做一些父母喜歡吃的飯菜,不要什麼都買買買,這就是最好的讓父母享受生活。

比如我熟悉的一對老夫妻,他倆都是離休幹部,工資很高,但是非常節儉,因為他們的二兒媳婦是尿毒症,攢著錢準備給兒媳婦換腎。

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老一輩人更明白“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子女們收入穩定,開源節流、身體健康,家庭和睦,才能讓父母安心享受生活。

做為父母,一般不願意拖累孩子,自己節儉,是為了減輕孩子們的負擔,以備不時之需,“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非常節儉,實際上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

4我們要以父母為榜樣,以勤儉節約為榮,必須響應國家號召,學習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民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勤儉節約的重要指示,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


靜心閣—楊先生


首先,我為題主的孝順父母,點一萬個贊,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看過很多提問,還是第一次看到能勸父母享受生活的問題。

同時,也為題主父母感到欣慰,把自己的孩子,引導的真的很好,題主才能這樣的孝順父母,真的是一個善良的。希望我們國家多多,有題主這樣做人子女的人,真的是做到,百善孝為先。

每一個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培養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尤其我們父母那個年代,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享受生活,或者培養孩子的漫長歲月。

我們的父母都是,縮衣節食,或者是精打細算,給自己孩子鋪一條平坦人生路,父母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父母們養成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實話實說是不容易改變的,但是題主能細心的想讓自己父母,改變過去的過分節約的生活方式。

這是,你父母有你這樣孩子的人生幸福,我看到的時候,也替你父母高興。

這個問題,我建議您這樣做,就像我對我父母那時候也是這樣做的,你坐下來和你父母,細膩的交流交流。

告訴你父母,爸爸媽媽把我撫養長大,你們辛苦了,我現在已經獨立起來,有自己的事業,或者是有自己的職位,不管未來國家政策怎麼變化,我們家生活是有保障的,並且,父母一生操勞,應該到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並且,告訴老人家們,你們好好改善生活,才會讓身體健康,如果過分節約的時候,身體的供給不足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身體出現問題,到那時候,治病的錢,是生活費的N倍。

細心的幫助父母改變,生活思維邏輯性,老人家們,真正明白了其中道理,自然而然的會改變,過分節約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了。

但是,因為漫長歲月養成的習慣,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變,建議你,定期給老人家們,買你覺得你父母喜歡吃的,美味佳餚,並且告訴他們,這些東西吃的期限和保鮮期,老人家們,怕壞了當然會按時吃掉,這樣定期送,無形中就幫助你父母改變了,過度節約的習慣,最後,祝您父母健康長壽,祝你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