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刺本赛季非传统的进攻

如果要说给如今NBA的变革中最显著的一点,那一定就是出手选择的变化。球员们极少再出手那些所谓“低效率”的中距离投篮,取而代之的是将进攻火力集中在进攻效率更加高的区域。而那些固执地回避这种进攻原则的球队,进攻效率往往真的难以维持在联盟前列。

然而就是有这样一支神奇的队伍——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偏不向这一趋势妥协。他们的出手统计数据仍然和十年前没什么差异。这支曾经引领崇尚速度与空间的进攻潮流的球队,现在却出人预料地背道而行。同时,虽然他们在过去六个赛季中都保持了联盟前五的防守水平(在二十年的邓肯时代中就没跌出过前十),这赛季的防守却在联盟中倒数。

防守大闸邓肯的退役,对马刺防线产生了致命的削弱

尽管如此——马刺现在仍然稳稳地坐在西部第七的位置。即将迎来他们的连续第22年季后赛。他们的进攻效率排在联盟第六。尽管他们并不经常在“高效率区”出手,但是当他们出手时,效率的确是很高的——尽管场均三分出手数排在联盟下游,但他们的全队三分命中率却遥遥领先全联盟;尽管他们的篮下出手比例是全联盟倒数第一,但他们却把足足65%的篮下出手转化成了得分。马刺的中距离出手比例联盟最高,同时有第三高的效率;他们上罚球线的次数联盟中游,但是罚球命中率联盟最高;马刺的转换效率联盟最高,但次数却是联盟最少。

——一句话,马刺的进攻不苛求任何一种形式,只要把那该死的球搁进篮筐就行。

马刺策略性地降速,目的一个是为了减少失误(他们的场均失误联盟最少),另一个就是为了在每一次阵地战中,稳稳地执行波波维奇老爷子布置的战术,最终把球投出去。毕竟低效率总比失误或者投不进好。

马刺进攻的两大核心自然是两位中距离大师,德罗赞和阿尔德里奇。但除此之外进攻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刺密引以为傲的“四大炮王”——米尔斯、福布斯、贝尔坦斯和贝里内利。这四位球员都有40%以上的出手来自三分线,并且都有接近40%的三分球命中率。他们不仅能给双德的中距离单打拉开空间,还能在双德不在场时提供源源不断的替补火力。尤其,当德罗赞下场,阿德单独带队时,马刺射手群能够投出43%的三分命中率。颇有2011年诺维斯基在小牛队的风采——背身单打,不包夹就出手,包夹迅速分球外线。

如今马刺的进攻固然成功,但这种两级分明的进攻显然也有结构上的缺陷。波波维奇最近战术上的细微变化就能看出他的思路。

首先是让盖伊替补出场。作为一名同样在中距离的造诣高过三分球的球员(尽管他这个赛季的三分命中率也有42%),将他和双德同时首发摆在场上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当他替补出场面对对手的第二阵容时,他利用个人能力创造进攻机会的能力能够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也能保证在射手哑火时替补席火力不至于中断。

其次就是增加刻意的三分出手。马刺的球员中没有库里、哈登这样有持球投三分能力的球员,但这不代表马刺就应该只在传导出空位三分的情况下出手三分球。“四大炮王”中的贝里内利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无球跑动能力极强的顶级投手(曾经代表意大利队活生生把中国队投死),波波维奇正更多地利用他绕掩护后,在漂移等极端情况下的出手能力,让球队出手更多战术性的三分球。当然,米尔斯和福布斯也有这样的能力。而贝尔坦斯作为一名高炮台,更适合作为传导出空位后的稳定终结点(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命中率如此之高)。这样的配置方能将四大炮王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话说回来,这样的策略能保证他们的进攻不会低于某个下线,但是在季后赛中能否帮助他们到达更高的上线仍未可知。更何况,增强他们孱弱的防守线是更为重要的第一要务。

欢迎关注公众号:肖恩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