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后浪》的一些思考

看了一天的头条,一直刷都是何冰的后浪,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文字版的,看了下内容,我是80后,当然能理解文字表面后的意思,因为经历过社会和时间洗礼,对文字表达深处的东西表示赞同,也很热血。但是对标到95后或者00后甚至15后,这个可能就是一碗鸡汤,基本调调可能就是别拿你的假大空的鸡汤给我定性!


道理小孩可能都说能明白,但是理解的层次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给小孩看可能是爱国教育,给大孩子看好像懂好像又不懂,给所谓的后浪看,看多了垃圾鸡汤的他们,在阅历不够又在B站这么显示个性的地方,这样的半鸡汤半有智慧的文字当然落不到什么好处。因为纯字面看就是假大空的鸡汤,为了显示个性都要吐槽你,否则我就不够标新立异!


关键中国人口基数大,后浪年轻人的划分方法不同,按城市分可以分一二三四线加18线开外,按房子分,他们多数买不起,50-60-70后是既得利益者,生活说的再美好,世界多么自由,他们一句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都压死你!而头部一二线城市后浪的年轻人,借住父母辈的房子资源教育红利,起跑线都甩18线城市18条街。后浪多数他们可能在工厂苦逼的打工,农村农活接着干,房子车子老婆一样不沾边,哪来的小资范一样想自由就自由,想看看世界就看看世界。所以人口基数大,按不同标准划分每个层面都有足够基数的后浪,想给娃打个鸡血让年轻人奋勇前行,又是在B站这种鬼畜的地方,结果一地鸡毛。

其实70后80后也好,都年轻过,这里特地强调下80后,因为自己也是,所以感受不同,可能在后浪眼里我们算前浪,前浪眼里我们又算后浪,一直这么尴尬的存在。但是80后是第一批感受国家改革开放,看着国家逆转的一代,也是看着房子涨上天自己却还小无能为力的一代,也是看着自己是独生子女,等自己结婚房子涨上天却又开放二胎的一代,同时又是第一批电脑手机互联网原始的一代。现在的b站其实和当年的猫扑差不多,只是那个时代是图文,现在加个视频。猫扑那会是后浪的集聚地,所有火星文鬼畜的文字流星语都出自那里,当年我也是鬼畜火星文一把好手。当年我们也曾标新立异,就要跟别人不一样,简单的说吧,你们正常人再用在玩的东西都low,我就要跟你们不一样。你看看现在更小的后浪就不用微信,只玩qq,虽然也是80后玩剩下的,但是我就要区别于你们所有人都用微信,微信相对简洁古板,少了qq那份年轻人独有的气质。当年我们也是看不起用手机用短信电话的,用qq我才跟人不一样,要的就是那范那味。


另外,这个阶段的国情对鸡汤可能抵触都很大,人心特别浮躁。这种浮躁还不是过往几十年那种只要肯吃苦有胆子就能解决的。现在没有信息差和商品价格差的机会,一键全球商品预览下单到货,全球进入存量薄利时代。房子大局已定,飞天的价格后浪没有机会拿到这波红利。互联网巨头林立,地盘划分完毕,早几年还时不时冒出一个平台成为巨头,后浪还有希望,现在还有吗?自滴滴拼多多之后还有一个独自成为巨头的吗!再说短视频领域,抖音算后起之秀,但是也是在头条这么强大的公司里产生,天生自带流量。现在短视频还有机会,后浪扎堆往里去,可是这个领域更残酷,社会广泛流传的2-8法则都不适用,2-8000法则还差不多,就是8000人里可能有两个能红能火能赚钱!

所以不仅是后浪,包括现在的中年人都迷茫,时代变革太快,快到你想到一个好创意,豁然发现那是别人5年前就倒闭过的想法!所以这是社会变革引起的浮躁,只能安安稳稳坐着维持生活的事,只能在巨头划分的城池下按部就班脑力体力换物资。贫穷劳累困难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任何努力都机会渺茫,或者说错过了只要努力上进大概率能彻底翻身的机会!这才是何冰后浪这篇文章为什么不错,但是吐槽也很多的原因!


说这么多,总结一下。前浪总是会好心的认为我把我的一切想法经历方法告诉你,而你后浪怎么就不能听进去一点或者有点共鸣。对于有房有车有教育有资源的后浪他们或许能共鸣或者不排斥,相反多数是没房没车没高端教育没资源的想跟你共鸣,但是在我生存都渺茫的时候,你不是鸡汤也是鸡汤!所以,任何时代都不要靠语言去扭转一个或者一类人的思想,战略上内心关怀他,战术上不需要去杞人忧天的关怀,他们需要自我磨炼,没有一个人走上枝头的人不是逼出来的!他们有他们这代人的宿命和烙印!战略上关怀,战术上后浪必须通过时间自我解除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