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对你态度不好?可能是你给了别人错误指引

一、为什么别人对你态度不好?可能是你给了别人错误指引

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话,叫“看人下菜碟”,是指对他人不能一视同仁,有鄙夷之疑,有些人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却希望别人用百分百的真心对待自己,这怎么可能呢?

换句话来说,别人对我们的态度,都是我们自己教会的。

身边有一位这样的同事,她是一个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的人。不管是别人的衣着,还是对方身边的朋友,她总喜欢插两句。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说她或许只是耿直,但是很抱歉,耿直和没情商是有区分的额,毒舌和恶毒也是有区别的。

逐渐地,身边人都不喜欢和她交朋友,但她恰恰以为自己人缘很好。

她发现,身边的人为什么说话的时候越来越尖刻,甚至有时候身边人对自己的的评论会让自己觉得很难堪,尤其是周围还有其他人的时候,那种感觉更强烈。

当她终于意识到,身边人或许是在针对她的时候,她终于和身边人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

原来很多人都曾被她伤害过,她那种看起耿直却实则恶毒对的评价,伤害的不仅仅是身边人,还有身边人的家人。

她终于开始谦和地对待别人,很多人感受到她的转换,于是对她的态度很快也转换过来。

这就是互相影响,你对别人的态度如何,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回赠我们,为了避免自己受伤,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良好的态度,换取别人对我们的好态度,毕竟尊重是互相的。

二、印象的好坏,来源于人与人之间误解的根源

人与人的交往其实很简单,真心就能换真心,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真心未必能换真心,这就是我们时常讲的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

而印象的好坏,来源于人与人之间误解的根源。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有科学依据可循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谈到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两套系统,分别是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在观察他人时,会产生自动化反应,不费任何力气便获得观察结果,但结果可能出现偏差,系统2则是要仔细研究才能得出结论,结论趋近于准确,却费时费力。

而人的天性是懒惰的,更喜欢使用毫不费力的系统1看待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误解,《给人好印象的秘诀》这本书里,作者海蒂认为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有这三点。

第一是确认偏差,指别人看到的你,跟他们认为的差不多。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在的团体、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或早期交往经验等。

第二是产生误解的原因是成见,是指看待他人时自我思维里带有的固有想法,它按照很多种方式分类,性别、年龄、样貌、人种、民族等,并为这种分类赋予了自己的观念。

第三是产生误解的原因是虚假同感,指人们潜意识里觉得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但虚假同感有倾向性,对于不好的事情,人们觉得大家都不好;好的事情,却觉得别人都没有自己好。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能随意下结论,这是产生误会最大的原因。

三、想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核心就是一句话:主动给对方“社交好处”。

《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职场第一课·印象管理》提出了以下几个常见的“社交好处”。

第一,欣赏,适当夸奖对方。开始交流的时候要主动握手,保持微笑,多用欣赏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自我介绍要适当稍微自谦一点,可以适当地夸赞对方。

第二,共同点,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克服自己的紧张,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多找熟人陪同,试着走出舒适区,接受外部挑战,多关注倾听者的反应,不要纠结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而是下一次谈话对方是否感兴趣。

第三,鼓舞,投入自己的情绪到对话中,让对方感到你很感兴趣。在谈话中极力营造一些舒适感,一定要让对方觉得舒服,选择好话题,避免雷区,多用肢体动作,学会换位思考,多给对方表现得机会。

第四,启发,对话的内容让对方有收获。建立强社交的方法,对于新朋友,初次见面目的性不要太强,借助共同点,加深双方感情,把握好分寸,让新朋友从你这里得到好处。对于老朋友,要多联系维持感情。

最后,要记住,良好的印象管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建设起来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