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昌平这4户入选“首都最美家庭”

日前,2020年第一季度

“首都最美家庭”榜单发布

80户在抗击新冠疫情中

表现突出的家庭榜上有名

其中昌平有4户入选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在特殊时期彰显出特别的美

祖孙三代“同框”战疫情

霍营街道霍家营社区的居民张雪松,是北京安贞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也是朝阳区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接诊人员。

自疫情开始

经常一大早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长达12个小时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诊一百多名病人

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

为了给科室省下一套防护服

她常常是四五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

为了防止可能携带的致病菌感染家人

她让丈夫带着孩子去母亲家暂住

一人在家进行了自我隔离

女儿在抗疫一线英勇战斗

张雪松的母亲苏金苹也不甘落后

积极参与社区志愿防控工作

受到母亲和外婆的感召

5岁的小糖豆儿(张雪松的女儿)

还特意叠制了许多“小爱心”

送给社区西门执勤的志愿者们

用自己独特可爱的方式

温暖着战“疫”一线的战士们

医务“夫妻档”17年后再度联手

秦素萍和爱人张会勇共同就职于昌平区医院,一位是综合内科副主任,一位是耳鼻喉科大夫。2003年夫妻二人联手抗击“非典”,17年后的今天,他们又为抗击新冠肺炎挺身而出。

在疫情初期秦素萍就发起了号召令

带领支部党员第一时间提交了请战书

疫情暴发期她临危受命

毫不犹豫地进入到

负责医疗救治与病房管理工作

在隔离病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她两次提交申请

要求继续坚守“阵地”,不胜不休

在这期间她与大家一道胜利完成了

昌平区确诊患者的痊愈出院

以及确诊病例和本地疑似病例双清零工作

并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及复查指导

疫情期间,其爱人张会勇

婉言谢绝了科室安排休息

并积极参加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好大夫在线《抗击疫情,我在行动》活动

提供线上免费义诊的服务

父母的无私付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他们的女儿张梓漪

她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

主动无偿献血400ml

还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

发表了文章

“爸妈,我们一起加油!”

文 章 节 选

“在我心里,我的父母是极为伟大的存在,常常因父母都是医生感到幸福和骄傲,他们是病人无助地饱受病痛折磨时最大的希望,是从死神手中争夺生命的勇士。他们更是我的人生导师,是我想要学习的榜样。”

党员家庭兵分四路上“战场

“助人为乐,爱心相传”是首都最美家庭陈歌家庭的家训,影响着全家人的行为举止。疫情期间,无数在前线奋战的工作人员牵动着陈歌一家人的心,作为党员的他们,各自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家一起助力战“疫”。

在此期间

陈歌多次自掏腰包或协助

通过多方筹措

小区、学校、交通部门、环卫部门

以及武汉市慈善总会

捐赠4万余元的爱心物资

陈歌的父亲陈玉起

在疫情期间主动参与

单位下沉社区防疫工作

还多次创作书法作品

为抗击疫情加油

一幅幅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

展现着陈玉起对医护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身为教师的陈歌母亲柏继明

践行着教师的职责

与许多老师联合录制了

“空中课堂”教学视频

还通过在线教育平台

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等教学服务

满足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的需求

“天使白与“警察蓝

”并肩作战

赵超和张立烨是一对警医伉俪。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夫妻二人推向同一片战场。他们穿着不同的制服、持着同样的情怀,成为了这场“战疫”中最亲密的战友,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坚守与贡献。

大年初二晚上9点

赵超忽然接到任务

要去千里之外

采购一批防疫物资

他二话不说就驱车前往目的地

并于第二天晚上满载而归

疫情期间

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走进昌平公安分局

一眼就可看见崭新的

安全防疫通道和宣传灯箱

这也是他深夜加班到两点的成果

作为警务保障处疫情防控

青年突击队的队长

平日里赵超还不断

穿梭于不同派出所

送去口罩、护目镜等各种防疫物资

并利用空闲时间

主动前往基层派出所完成消毒工作

前段时间他从后方调到去一线工作

30多天没能回家

也从未有一句怨言

也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

消杀、配药、记录病人状态

由于小组内有人被抽调到一线病区

所以余下人员工作量都有所上涨

原本的5班倒变成了4班倒

白班与夜班都随之增加

对此,张立烨坚定地说:

“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退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你们用实际行动

抗击疫情、守护生命

用无私奉献彰显新时代家庭风采

“疫”路逆行

因为有你们社会才更温暖

记者:张时淇、穆晓旭、李映璇、刘馨蕊

最美家庭,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