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金庸和斯坦·李,我们该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超级英雄?

对中国内地的影迷而言,金庸的江湖宇宙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共同构成了我们这几代人的精神生活。

斯坦·李之于漫威,就如武侠之于金庸,东西方文化虚拟创作的两位集大成者,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创造了各自的精神世界。如今,两位大师都已作古,漫威宇宙失去了最关键的英雄,武林江湖没有了最洒脱的侠客。



其实拿金庸和斯坦·李完全类比是不公平的,毕竟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历史背景不同,故事创作方式与影视改编作品的影响也有差异。

关于英雄,中西方一直都有着不同的诠释,金庸先生笔下的英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侠义与家国情怀,而斯坦李所创造的英雄则更多的是保护世界和平,维持宇宙正义。一个着眼于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着眼于宇宙,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即使能力不同,但人性是共通的。如果不是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没落,内地影视创作又没及时跟上,金庸电影或许能像斯坦·李那样,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品牌。



在DC宇宙和漫威宇宙大行其道的今天,华语电影界,武侠电影已经不是最热门的类型,国人对于“超级英雄电影”早已不再陌生。

好莱坞早就看中了中国电影这份还未被全部开垦的“处女地”,可要想打破中西方的文化壁垒哪有那么容易。

好莱坞的超级英雄们渲染的是一种“民间英雄”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从其它平常的英雄们中脱颖而出。

为了赢得中国人的欢心,好莱坞制片商也愈加乐意投中国人所好,甚至还推出所谓的“中国特供版”,即便如此也依旧没能改变水土不服的尴尬。



“漫威之父”斯坦·李其实一直都有个“中国超级英雄梦”,虽然有几个影视合作项目,但都只闻其声,再无后续。

就在今年10月2日,斯坦·李工作室的官方微博还发文,称斯坦·李欲以邓紫棋为蓝本打造一位中国女超级英雄,暂定名为Jewel,并将最终命名权交给了影迷。

不过当时,斯坦·李似乎也只是给出了一张人物海报,除此之外并没有交待这位中国英雄的超能力或是背景信息,更不用说相关的剧情。

每个国家的电影中都会有救世主,美国有超人、日本有奥特曼,而中国的超级英雄在哪里?

是神话故事里的神仙大佬们还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这些回答显然都不能令人满意。

“千万别惹印度的上班族,美国的大学生,日本的高中生,中国的小学生。”这虽然是一句调侃,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在中国电影市场,关于成人心中的超级英雄仍未成形。



或许是受为集体、家国牺牲的民族精神影响,大概只有那些没有经历成熟电影工业的具象化,依旧停留在二维世界里无所不能的英雄们,才能勉强被接受。

中国观众似乎并不愿意接受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国产电影,主角在成人观众眼里总是被指开挂太多,不合常理之类的理由被喷口水。

即使是金庸先生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也没能成为国人心目中永远的超级英雄,侠义之心固然令人钦佩却也让人有种疏远的年代感,不接地气。

要想创造出属于国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就必须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跨越年代差距,打破隔阂,用更为现代的方式让观众接受并转变传统观念。



新晋导演吴治廷携新生代动作演员们倾力打造一部热血动作电影《终极代码》,希望在国产类型片的题材立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电影将侧重于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对英雄的重新定义,塑造一位有别于中国传统英雄的刻板形象,又不同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

在智能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足以控制人行为思想的可植入智能芯片被邪恶势力所掌控时,人类面临被科技主宰的命运,意志强大到足以对抗芯片控制的主角“萧宇”,在经历不断的挣扎抉择后,摆脱控制,摧毁邪恶势力,最后拯救全人类......

作为一部拯救未来智能危机题材的动作电影,丰富多彩的战斗场景,充满现实主义的硬派打斗,以及各人物间内心的矛盾与抉择无疑将成为影片最大的看点。



主角“萧宇”的饰演者,同时也是本片总导演,新生代动作硬汉吴治廷表示:强大的意志力不是天生的,爆满的战斗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中国的超级英雄可以是靠人类自身意志的强大去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

演员们赌上性命,上演刺激惊悚的死亡飞车,一场亡命之徒的狩猎战一触即发,展现人性之下的“暴力美学”。

电影在保留中国原有特色的同时,还加入了部分西方元素,届时将给广大影迷带来更多视觉享受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