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阶段美巡赛并非李昊桐的必选项?

【魔T快讯】当李昊桐在世锦赛圣裘德精英赛出场时,国内各方专家又开始鼓噪起来:“这将是李昊桐争取明年美巡赛全卡的最后机会”、“李昊桐只能通过赢下这场世锦赛才能拿下明年美巡赛资格”、"赞助商的压力下,李昊桐只有美巡赛一条路可以走"。笔者看来,各路看客希望李昊桐打美巡赛的愿望,远远比李昊桐自己想打美巡赛的意愿强烈得多!

当下,笔者认为李昊桐对马上打美巡赛并没有外界想象的有那么深的执念。从当初放弃韦伯网巡回赛(光辉国际巡回赛前身)资格的选择来看,已经有一个完整韦伯网赛季的李昊桐,应该已经意识到通过常规的方式和渠道,达到进军美巡赛的目的,风险并不在他的可控范围内——很多美巡赛冠军回到韦伯网巡回赛后,并没有表现出可观的实力,反而深陷韦伯网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渐渐锐气耗尽。

经历过韦伯网巡回赛的李昊桐,当然知道这个巡回赛的成本有多高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失去美巡赛资格的前美巡赛冠军,往往宁愿祈求一张又一张的赞助商外卡,甚至参加周一资格赛的方式来参加有限的美巡常规赛,以此来挣联邦杯积分,也不愿意老实本分地按照韦伯网的赛程安排自己的巡回赛生活。他们门清的事情是,在韦伯网中脱颖而出,要付出超高的成本和风险,他们耗不起。当初以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的身份,做出以完全会员资格征战欧巡赛的决定时,李昊桐应该已经想好了,通过两线参赛的战略曲线救国,从非会员积分方向着手解决美巡赛的资格问题——得陇再望川,来日方长。

潘普林就是一位不断申请美巡赛参赛卡,而不愿下沉到次级巡回赛的冠军球员

现阶段的李昊桐,完全能够制定一个比美巡赛中坚球员更具吸引力的赛程表。如果将近十场劳力士系列赛、四场大满贯赛、四场世锦赛和球员锦标赛等大赛,在自己的年度赛程表里放进去15场,然后在欧巡赛赛程表里再挑选300万欧元以上级别的赛事5场,李昊桐全年的赛程设计就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了。李昊桐2018赛季打了26场欧巡赛(本赛季迄今13场,含多场欧美联合认证的赛事),收获了超过250万欧元的赛季奖金,排在了迪拜竞赛的前十位置。能够交出这样的年度成绩单,就能够让李昊桐的世界排名稳居在世界前五十。

通过两个欧巡赛季的尝试,李昊桐其实非常喜欢这样的赛程设计,两年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赛季暂时有待下半赛季的表现出炉)。所以,李昊桐现阶段以欧巡赛会员参与主流巡回赛,赛程设计的含金量远比一般美巡赛会员要高。而一旦李昊桐选择以一个美巡赛菜鸟的身份(如果世界排名届时下滑严重)参与美巡赛,他将很难兼顾到欧巡赛的重要比赛(这样的反面例子特别多),很容易陷入被动。所以,目前的巡回赛规划,是李昊桐能够选择的最经济实惠的方案了,只要在美巡赛认可的大赛场取得佳绩,他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进军美巡赛。

赞助商没有理由主动给李昊桐施加必须打美巡赛的压力。李昊桐目前的几家大赞助商中,国际品牌显然更看重的是李昊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号召力。这就好比奔驰赞助阿根廷球员法比安.戈麦斯,绝对不是希望戈麦斯帮他们在佛罗里达提升品牌形象、多卖几辆车,他们看中的肯定是戈麦斯在拉普拉塔河三角洲的影响力,希望品牌影响力更多地在阿根廷落地。所以,只要李昊桐能够交出足够好的功课,保持住足够高的排名,他身上的国际品牌就没理由不满意,美巡赛并非必选项。

奔驰公司看重的肯定是戈麦斯在阿根廷的号召力

至于中国国内的赞助品牌,是希望李昊桐多在欧洲大陆参赛,还是锁定在美国大陆参赛,以提升其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呢?笔者觉得欧洲甚至是个更优的选项。首先,美国和欧盟两个市场的体量难分伯仲,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次,李昊桐相同的成绩,在欧洲收到的关注度绝对要胜于在美国的关注度,毕竟美巡赛的流量明星是如此之多,轰动性成绩的延续效应很容易就被覆盖掉。赞助商完全没有必要厚此薄彼——美巡赛肯定不是赞助商要求李昊桐绑定的必选项。

在欧洲保持知名度,比前往美国可能更合国内赞助商的意

这几个赛季,很多欧巡赛表现不如李昊桐的球员(比如牛肉安德鲁、南非弗瑞特利),都通过大赛赚取足够联邦杯积分后,在韦伯网季后赛中获得了美巡赛全卡,再看看他们两人的表现(安德鲁被退货后身心俱疲,弗瑞特利的成功背后是几乎丢掉两个巡回赛参赛卡的巨大风险),李昊桐做出目前的折衷的安全选择,其实无可厚非。所以,李昊桐大概率也会放弃本赛季的光辉国际巡回赛季后赛资格——他没觉得现阶段必须要一张美巡赛会员卡。当然,因为刚好8月份没有值得参加的欧巡赛事,如果李昊桐选择参与光辉国际巡回赛季后赛的争夺,那说明笔者的观点与李昊桐的想法相悖。

现阶段,只要能保持在世界前五十,其实昊桐未必要急着打美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