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古代的比现代更过分的关系

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尊崇周礼,理论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认为有等级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社会才不会混乱。

当前热播剧《都挺好》贯穿全局的主题,就是苏母对女儿苏明玉的无视与轻视。身为女人的苏母为什么会对女儿如此刻薄呢?那是因为社会条件与家庭经济所决定的。大儿子负责面子工程,二儿子负责情感寄托以及养老送终,而小女儿呢?他是赔钱货,多出来的人。

但是中国在进步,社会主义的中国基本实现了男女的平等,赔钱货的女儿成了老苏家里面最有出息的,反而大儿子一事无成,二儿子变成了妈宝男,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这是新中国给了女性机会,要是苏明玉生在古代会怎样呢?我想她会老老实实的嫁人,老老实实的生儿育女,说不定还会靠娘家撑腰,大哥会成为他对抗婆家家世的靠山,而二哥呢?他会成为明玉的武力担当,明玉也会像她所恨的母亲那样,继续重视儿子轻视女儿。

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就连女性自己都认同了女子地位底下的准则,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儿媳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她几乎是美的化身,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

但是身为女人的婆婆不喜欢她,说她“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近乎恶毒的诬陷儿媳。

但是对于儿子,焦母又是另一个态度,“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老太太怕儿子孤独,还没等小夫妻离婚,就着急的为儿子选妻了。

《孔雀东南飞》看似说的是恶婆婆拆散一对恩爱夫妻的故事,其实说他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案例。胡搅蛮缠,鄙视儿媳,溺爱儿子的焦母。哭哭啼啼,软弱的小姑子。无所作为,逆来顺受的刘兰芝。当然还有理所当然,怕丢面子的刘父、刘母。

造成这一切的是社会力所决定的,儿子和女儿比较起来,承担了四大功能:1、养老送终2、获得承认3、传宗接代4、情感回馈。

在男权社会中儿子的社会地位高于女儿,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所谓养儿防老,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给父母带来更多利益的男孩理所当然的更受重视。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