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營養

小米又稱粟,是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國棋院的世界最古老作物。我國是小米的主產區,佔全世界產量的80%,主要種植在河北、山西及內蒙古等省。小米有粳、糯之分,粳小米多作為主食,糯小米可製作各種糕點,也可做粥飯。所以在北方的早晨早餐店經常看到的主食就是小米粥。

小米比起其他全穀物,有哪些優勢?

1、穀類中唯一的鹼性食物

所謂的酸鹼食物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內被吸收消化、燃燒後,所殘存的灰分來決定的! 如果吃下的食物經消化燃燒,所殘留下的有鉀、鈉、鈣、鐵、鎂、錳等元素,就屬於鹼性食物;如果消化殘留下的是磷、碘、氯、硫磺、氟等元素,那就是酸性食物。 所謂酸性食物,大多屬於油脂類、肉類、海鮮類、穀類、蛋乳類這些食物。可其中就有一個例外,它就是穀類中的小米,雖然屬於穀類,卻跟蔬菜、水果一樣,屬於鹼性食物。多吃鹼性食物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

2、中醫及民間素常說小米具有健胃消食、降脂降壓、改善睡眠等功效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提到小米能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治胃熱消渴、利小便等。

小米可以在人體內除溼、清熱、利尿、健脾、固腎,滋潤臟器等。同時小米又可以「益氣」,因此適合身體虛弱者康復時食用,比如小米粥;能加以補充人體失去的能量。

小米中含有色氨酸,能夠有助於人夜間睡眠。

3、穀類中,營養屬第一

小米屬於粗雜糧,保留了穀物的全部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合物。

小米碳水化合物(澱粉)含量超過 70%,每 100克小米含有碳水化合物 76.1克,這個的含量完全不低於稻米跟小麥,是值得推薦的補充能量的食物。小米內含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平均都高於其他穀物。例如每 100克小米就含有蛋白質 9.7克,比稻米還高。但小米中的蛋白質除賴氨酸含量相對較低,其他的必需氨基酸都比較高,與大豆類食物一起食用,能夠做到蛋白質互補,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糧食中通常不含有胡蘿蔔素,一般多存在於蔬果中,但是在小米中卻含胡蘿蔔素,每100克含有 100微克,這也是它令人驚豔的強項。它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眼睛,預防夜盲症、乾眼病的發生。

小米的營養價值毋庸置疑,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入小米,如小米粥、小米飯等,如果經常睡不著,除了放鬆心情,適量增加運動,在飲食上可多食用小米,每晚可喝一碗小米粥,有助於睡眠。

小米粥怎麼做呢?接下來為大家奉上小米粥的簡單製作流程:

食材:水、小米、少許鹽(可以不用)、適量枸杞

製作流程:

1、鍋裡燒水,燒水的過程中,就開始淘米。


注意淘米時,不要用力過大或者早早就把小米用水浸泡。因為淘米過程中用力過大或者浸泡的時間過久,就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

2、水燒開之後,就把洗好的米放入鍋中,不斷攪拌,否則會粘鍋,到時候小米粥還沒熟,結果卻整糊了。



3、大約20分鐘過後,小米粥就好了。


特別提醒:

1、隨著現在的廚藝工具越來越多,煲粥有一種懶人式工具,家裡的電飯煲、高壓力電飯鍋等都可以煲粥,操作更簡單,只需要加水,然後把小米洗好後放入鍋中,按下“粥”按鈕就可以坐等其成了,不過這樣煮出來的粥往往很軟爛,餐後血糖生成指數相對升高,建議高血糖、糖尿病人群少吃這樣軟爛的粥或者不吃,避免餐後血糖升高。

2、在煮粥時,有的人會加減來增加粥的粘稠性,但是鹼會破壞小米中的B族維生素,所以煮粥時不要放鹼,避免營養素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