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波影响,喜事、白事简单化,若简单化成常态,可行吗?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老百姓们也是过上了好日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大办喜事,款待客人们三天三夜。有的人办白事,也当成喜事办,宴席几天不停歇。

在我的老家,很多年轻人结婚的时候喜宴要摆上个三天,一天三顿饭,刚刚吃完一顿宴席,还没消化,下一餐的宴席就开始了。还有孩子过10岁的时候,也是会大摆宴席,客请八方,盛装就像古代大户人家过八十大寿那样喜庆。这些喜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但实际就可怜了亲朋好友,随礼钱都随个不停。甚至有些人都把“办事”当赚钱一样来办,就算家里没喜事,也要想办法办个事出来,请大家吃饭,摆宴席。今天是过生日办事,明天结婚办事,后天是老婆过生日办事,大后天买房办事,过几天又来个装修房子办事。


有时候这些事情真的会让人心烦意乱,不仅仅随礼钱,有时候还需要人去。好不容易一个休息想放松一下自己,却碰到了亲戚办喜事。很多人情世故让人烦不胜烦,却又不得不去。

这次受风波影响,很多地方都实行了严格管控,出行十分不便。也是受到这次风波的影响,很多人没有办法摆酒宴款待客人,只能不办事,一切从简。

喜事简化,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勤俭节约这个美德,我们不应该把这些传统美德丢弃。很多时候大摆宴席其实都是一种铺张浪费,一天三顿宴席,只有大胃王才吃得惯,我们平常人吃一顿还行,最后不都是腻的不行,看见宴席上的鸡鸭鱼肉都不想吃,最后都倒进了垃圾桶里。而且一场宴席办下来,也要花不少的钱。有时候办下来一场事,光吃饭都要花上好几万元。更别说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堆起来了。

对于我们去参加宴席的人来说,随份子钱都让人头疼。现在人的压力本来就大,很多人身上还背负着房贷车贷,在固定的工资下,要节约出份子钱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份子钱包多少也是一个折磨着很多人的问题,包多了自己心疼,包少了别人觉得你小气。


对于白事来说,在这次回来风波中,不能大办宴席也减轻了很多人的负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百善孝为先”,但是孝顺老人并不是大办白事就是孝顺老人,而是更应该在老人还在的时候,多陪伴,多孝顺。而不是等到老人去世以后,在坟墓前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没有孝顺老人,让这件事成为了心中遗憾。

如果这些事情能成常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避免铺张浪费,也给我们人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