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中的“假象”,你相信了几个?

武侠片是影视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功夫更是名扬四海。正所谓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武侠片中那些惩奸除恶、打抱不平的大侠,那些仗剑天涯、独步武林的英雄,让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小时候充满着敬意与羡慕。那么,武侠片中所展示的关于武术的内容是否都是合理的呢?不尽其然,甚至有好多都是假象,事实上不存在的。


假象一:武林神话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天龙八部》的扫地僧,《笑傲江湖》的剑宗风清扬,《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太极大师张三丰等等。好像只有这些须发皆白、年事已高的老人们才是真正的宗师。事实上,哪怕你年轻时候再怎么天下无敌、登峰造极,岁月不饶人。随着体力下降、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别说打架了,就是走几步路都困难。一个70岁的老人再精通十八般武艺,要打败一个30岁的青年,基本是没什么可能的。


假象二:两位旗鼓相当的高手打斗了好久

谁和谁大战几天几夜,或者是几百个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就是持续一个小时都不简单了,哪有那么旺盛的体力可以一直不停的打斗。健身中有个训练方法叫Hiit,就是高强度间歇运动。能做30分钟的就算是大神级别了。


假象三:以一挡十、以一敌百

个头体重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一对一都要纠缠一会;个头体重占上风的情况下,一对二也不可能轻松取胜。人多力量大,恶虎架不住群狼。对方如果再有点战术,开始耗费你的体力,或者一起把你抱住,想赢就更难了。当然,确实有一些格斗大师可以单挑几个人。不过不排除下手狠和对方没有功夫底子的原因。


假象四:会武术的小个子取胜大块头壮汉

拳击为什么要分重量级别?就是保证参赛者的身体条件大致一样。轻量级冠军去挑战重量级冠军,抗击打能力就有区别。一记重拳过来都要面临被kill的可能,相反你的却是挠痒痒。再者,老话说的好:一力降十会。在绝对力量面前,技巧是没用的。美国WWE节目,相信很多男同胞有看过。像巴蒂斯坦那样的壮汉,身高198CM,一个普通正常亚洲人,你就是会雄霸的三分归元气都不一定取胜。


假象五:打斗优美,姿势飘逸

武侠片中那些对打场面,尤其是使用兵器的时候,看起来打得特别好看。时不时来个空翻、你打哪我就挡哪,招式灵活而又潇洒。这些都是武术指导和导演的功劳,是拍出来的,之前套招一下一下完成的。正儿八经开打了,那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都是简单暴力,三下五除二的直至要害,招招要人命。而且你死我活的打斗一般不会使用高难度的招式,容易自损。


还有什么你认为的“假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