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少林寺旅遊,遊客問:方丈,主持,長老誰大?究竟誰更厲害?

去過少林寺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在少林寺方丈室門口,有這樣一副對聯:

“永遠繼承祖庭弘揚正法,信願勤修聖果普度群生”

我們把這幅對聯的第一個字連起來“永信”正好與今天少林寺的方丈的釋永信之名相吻合。

釋永信大師是現在少林寺第30代方丈,1999年8月升任第三十代方丈,升任以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斷地宣揚少林文化,把我們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武術帶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說到這裡,很多人遊客都會提出疑問:寺院裡是方丈大還是主持大?長老在寺院裡又是什麼樣的地位?

寺院是僧人們長住和修行之地,它就像一個單位,雖然要講民主、平等,但也必須有嚴密的組織,一定要有德高望重、有經驗的和尚來“領導”才行,對這個“當家和尚”一般都稱為方丈、住持或長老。

什麼是方丈?

方丈既是指房子,又是當家和尚的職稱。在《維摩詰經》上有“室方一丈,能廣容大眾”的說法。按說,我國市尺十尺為一丈,一丈見方的面積叫方丈,大約合現在的12平方米左右吧。佛教規定僧人必須集體居住,但當家和尚為了更好的管理全寺人、財、物、帳目等事,就需要一個人住在大約一丈見方的小房裡,這個住處稱為方丈。在今天的登封境內的會善寺,就有一個古老標準的方丈室。

因為當家和尚住在這個地方,所以久而久之,就把本來是房子名字的“方丈”,又作為寺院當家和尚的職稱了。據記載,在唐代以後,只有朝廷欽封的當家和尚,才有資格被稱為方丈。

那麼住持又是什麼?

據有關資料介紹,每年的八月二十日,是寺院民主選舉當家和尚的日子,參選者必須是長期住在寺院參禪修行的和尚。被選上的當家和尚稱為住持,為“久住護持”之意。他不僅要掌管全面的佛事活動,還要對全寺一切人員、財產負責。規模較大佛寺的住持,往往是朝廷欽封方丈的首選。

長老在寺院又是怎樣的一個職位?

“長老"一詞最初本來是佛教對釋迦牟尼上首弟子的尊稱,到後來,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1-9年的為下座,10-19年的為中座,20-49年的為上座,50年以上的,才有資格被稱為長老。不過,現在長老則多用於對寺院住持或年長且德高望重僧人的稱呼。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通俗一點講:

一個寺院有很多和尚,總要推舉出來一個人,去主持寺院的全面工作,這個人就叫做主持,久住長持,所以叫做主持! 那麼這個主持幹了幾年之後,品德日益提高,影響日益深遠,中國佛教協會知道了,國家知道了,朝廷知道了,官方就發一個紅本,蓋一個鋼印,正式任命為方丈!因為原來方丈的身份是寺院僧人知道的,當地百姓承認的,民間承認的,現在有了這個任命,就是佛教協會承認的,國家承認的,正式榮膺為方丈!所以,主持不一定是方丈,方丈一定是主持!而長老,就是在寺院裡時間和資歷相對老一點的僧人了!

值得一提:少林寺的方丈室,因為在歷史上,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朝乾隆皇帝在這裡住過一晚上,所以又叫“龍庭”和“行宮”。

在乾隆皇帝離開400年後,2006年3月2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拜訪少林寺,他是歷史上第一位拜訪少林寺的國外元首,當年釋永信大師就是在方丈室接見的總統普京,並陪伴普京觀看少林功夫表演。

讀完有用,點贊關注,分享精彩河南,更多旅遊攻略!